来源:2019-07-29 | 人围观
《〈复仇者联盟〉与哲学:地表最强思想家》
[美]马克·D.怀特著,徐楠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涵盖了有关地表最强英雄的基本哲学问题,超级英雄团队在打击犯罪的冒险过程中也许会遇到许多困境,经历各种冲突,本书会一一解开你的疑惑。
《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
[英]林德尔·戈登著,许小凡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T.S.艾略特,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个比起成为诗人更想成为圣徒的人;却因为无法成圣,而成了伟大的诗人。本书考察了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的一生,那游走于他身上的圣徒与罪人之间的深壑。作者将艾略特的生平与作品互参,以理解这位精神的求索者所经受的试炼:他的缺陷与怀疑能让一切过着不完美人生的我们找到共鸣。
《北京: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1400-1900)》
[美]韩书瑞著,孔祥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作者以北京佛寺、道观甚至教堂等作为切入点,在详瞻的史料基础之上,围绕寺院与城市生活这个主题,从公共职能、节日庆典、商业功能以及城市融合等诸多方面,把寺院与城市生活的互相影响展现在我们面前。
《城邦变形记》
[法]皮埃尔·马南著,曹明、苏婉儿译,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通过对荷马、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奥古斯丁、蒙田、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的另类解读,马南带着深刻的问题意识,纵横于诗学、哲学和神学之间,凸显过去思想史家忽视的维度,绘制出城邦、帝国、教会和民族国家诸政治形式的思想史,使我们得以理解西方文明演进的核心力量。
《重写晚明史:内忧与外患》
樊树志著,中华书局
樊树志先生新作。内忧与外患,是晚明王朝面临的一个生死难题。在这个两难之境间,朝廷急于求治却遇到了大臣的相互倾轧。边关沦陷,中原土崩,大明王朝在朝臣不断的党争和倾轧中“气数”殆尽。作者站在全球史的角度聚焦晚明王朝,由朝廷间的日常细节建构晚明大历史。
《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
周濂著,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周濂为我们做的一趟跨越2500年的西方哲学精髓之旅的思想导游。全书100篇文章,每篇都可独立阅读;10篇“答问”,针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解疑释惑。
《大汗之怒:元朝征伐日本小史》
周思成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从多方视角展开叙事,还原了当时东亚地区的政治局势,完整呈现了两场“元日战争”的全貌。书中清晰叙述了元军的战争意图、备战过程、进军路线和撤退状况,也展现了当时日本方面的权力格局和军事防御措施,对元军失利的原因进行了全面探讨,此外,对如何认知这两场战争的性质,提出了独特见解。
《大英帝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英]戴维·雷诺兹著,徐萍、高连兴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戴维·雷诺兹通过把英国在一战中的经历放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进行分析,向读者讲述了苐一次世界大战对20世纪,乃至现代社会在政治、经济、艺术和文学等方面的深刻影响。
《道德政治:自由派和保守派如何思考》
[美]乔治·莱考夫著,张淳、胡红伟译,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在莱考夫看来,美国政治中保守派与自由派的分裂,不只是个别议题上的党派分歧,而是源自于道德概念和家庭价值体系的根本差异。他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分析无意识世界观,发现家庭和道德以一种极为隐蔽的方式成为美国政治的核心。
《德意志公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纳粹宣传与大屠杀》
[美]杰弗里·赫夫著,黄柳建译,译林出版社
纳粹高层如何通过控制宣传导向,为屠杀犹太人做准备?纳粹宣传家们真的相信犹太人有罪吗?种族大屠杀是欧洲漫长反犹历史的一种必然吗?本书是研究纳粹反犹宣传的开创性著作。
《附录和补遗》第1卷
[德]阿图尔·叔本华,韦启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叔本华晚期的封笔之作,也是确立他哲学家地位的重要著作。“附录和补遗”的意思即“附属作品和遗漏之篇”。叔本华解释书名和内容称:“这些是附带的作品,是后来的岁月结出的果实……从某一侧面阐释了我的哲学。”他说,这部书比先前所有的书写得都更通俗易懂,是“献给世界的哲学”。
《公正何以难行:阻碍正义的心理之源》
[美]亚当·本福拉多著,刘静坤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本书通过引入心理学、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剖析司法案件错判的成因。作者结合了大量科学研究和实际案例分析指出:现有的法律理论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们在认知、记忆和判断上的天然缺陷,刑事司法系统的诸多基本假设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
《黑箱:日本之耻》
[日]伊藤诗织著,匡匡译,中信出版集团
在日本,女性公开承认遭受性侵不可想象。而作者伊藤诗织勇敢地站了出来,成为第一位公开长相和姓名控诉性侵的女性。2015年,她遭到知名记者、首相晋三传记作者山口敬之性侵。之后她不断诉诸法律,却要面对司法、媒体、社会的重重壁垒,遭受各种诽谤和人身攻击。在书中,她不仅谈论“性侵”本身,更是对未来发问:如何避免性侵的发生?万一发生,该怎样寻求救治?
《黑羊与灰鹰:巴尔干六百年,一次苦难与希望的探索之旅》
[英]丽贝卡·韦斯特著,向洪全、夏娟、陈丹杰译,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以作者丽贝卡·韦斯特巴尔干之行的沿途见闻为线索,追溯了巴尔干历史上缘于民族、宗教、地缘等因素的内外政治纠葛与军事冲突;也在对当地居民生存现状的见证中,力图揭示当地各民族命运的悲剧之谜。
《禁食与盛宴:美食作家佩兴丝·格雷的一生》
[英]亚当·费德曼著,刘志芳、冯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美食作家佩兴丝·格雷鲜为人知的传奇一生,她提倡的饮食和生活理念如今也是全球的潮流风向标。佩兴丝通过写作传达的态度影响了一代代人,其珍视传统美食和地方菜的观念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看上去很美:整形美容手术在中国》
文华著,刘月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越来越多不同年龄、不同经济背景的现代人,为了变得更美更年轻,像购买一项日常服务一样选择整形美容手术。这种“美貌的神话”如何在消费革命的推动下愈演愈烈?本书指出,从芭比娃娃到韩流,美容经济的背后是全球化背景下审美观的折射;而中国女性对美的认知和身体实践,则进一步呈现了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的意涵变迁。
《历史认识的时空》
[日]佐藤正幸,郭海良译,上海三联书店
本书是阐释人类如何认识过去并与过去对话的首部历史学(历史认识学)划时代著作。作者从“历史”概念入手,探究了“历史”这个概念中所蕴含的历史认识与历史意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人类是如何对历史时间与历史空间进行认识的,并针对日本历史认识的相关特征进行了阐释。
《罗斯巴德传》
[美]贾斯廷·雷蒙多著,朱海就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为罗斯巴德第一部学术传记,作者贾斯廷·雷蒙多抓住他的思想精髓、个性和历史意义,完整详细地追溯了其思想历程。罗斯巴德经历了20世纪后半叶美国大多数最有争议的社会事件和思想争论,书中都有叙述,因此本书还可以看作是一部生动的美国战后思想史。
《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美]斯文·贝克特著,徐轶杰、杨燕译,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棉花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以至于我们往往难以注意到它的重要性。但棉花产业的历史实际上是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紧密关联的,理解棉花产业发展史是理解资本主义和当代世界的关键。本书通过叙述棉花产业发展的历史,解释了欧洲国家和资本家如何在短时间内重塑了这个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项产业,并进而改变了整个世界面貌的。
《明代的社学与国家》
[美]施珊珊著,王坤利译,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美国汉学家、明代思想史专家施珊珊教授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列举出丰富详实的文献资料,又试图穿越历史文本的层层遮蔽和改写,接近历史真实;通过梳理社学的兴衰变革,阐述该制度的作用、运作和反响,进而构建起明代国家、皇权与社会文化之间精微复杂的关系图景。
《女人无名:20年追寻真相和正义之路》
[美]艾米莉·温斯洛著,徐晓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是一本性侵受害者以非凡勇气和不断挖掘真相的决心写成的回忆录。1992年,女大学生艾米莉·温斯洛被一名陌生男子强奸。2013年,已移居英国的她突然接到通知,性侵者被确认并逮捕。被创伤追赶多年的她展开了一场个人调查,在生动展现她长久以来对真相与正义的渴望的同时,也勾勒出性侵受害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制度。
《起源:万物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著,孙岳译,中信出版集团
追问起源,就是追问存在的意义。《起源:万物大历史》融合科学和历史,回归哲学-科学传统,在人类集体知识的基础上,思考起源的哲学大问题,将分割在细分学科里的知识,综合成一个简洁的对今天世界的整体性解释,是讲给地球70亿人的现代起源故事。
《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
许知远著,文景丨上海人民出版社
梁启超生逢变革时代,他是近代转型的积极参与者,同时又是中国现代思想学术的拓荒者和奠基人。许知远转型之作,五年积淀,回访历史现场,状摹青年梁启超的希望与挫败,复活时代的细节与情绪,展现几代人的焦灼与渴望、勇气与怯懦。
《日耳曼尼亚:古今德意》
[英]西蒙·温德尔著,吴斯雅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英国著名大众历史作家、企鹅兰登出版集团出版总监西蒙·温德尔,痴迷中欧历史、德国历史,近20年间多次游历神圣罗马帝国故土,探寻各地遗迹中蕴藏的古老文化元素和历史渊源,还原一个生动鲜活的德意志。
《奢侈与逸乐:18世纪英国的物质世界》
[英]马克辛·伯格著,孙超译,中国工人出版社
十六世纪,英国社会所用的奢侈品很大部分是从东方而来,如中国的茶具、丝绸等。到了十八世纪,时尚的消费品变成多为英国制造。这些商品,如各种玻璃制品、金属饰品、棉布、家具等,纷纷引起购买风潮。本书通过讲述奢侈品与娱乐的故事,分析了从十六世纪开始的全球奢侈品贸易到十八世纪英国消费品新的全球贸易的发展。
《现实的社会建构:知识社会学论纲》
[美]彼得·L.伯格、托马斯·卢克曼著,吴肃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知识社会学的经典之作,也是社会建构论的扛鼎之作,揭示了作为“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的社会,到底是如何构成的,又具有怎样的特性。
《一个单身赴任下级武士的江户日记:酒井伴四郎幕末食生活》
[日]青木直己著,宋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樱田门外之变第二年,28岁的下级武士酒井伴四郎独自来到江户任职,为藩主打理日常穿搭饮食。透过伴四郎的日记,可以全面了解这个时代普通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与娱乐活动,一窥江户最后的繁华胜景。本书为虎屋研究员、日本饮食文化研究者青木直己的代表著作,曾先后改编为漫画和时代剧。
《中国鸦片史》
[法]包利威著,袁俊生译,中国画报出版社
1750年,英国不法商贩将印度鸦片大量走私到中国,1950年,新中国彻底铲除了鸦片,在这两百年间,鸦片给中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本书客观描述了鸦片在中国的全景:种植与制作、内政与外交,政治经济与社会、烟民与烟馆,深入地探究了鸦片渗透到中国社会的种种原因以及在中国的复杂演变,对认识中国近代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