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9-08-03 | 人围观
主持人:重庆潼南,“西部菜都”,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历来是农业生产大区,近年来,在工业发展上却跑出了“加速度”。2018年,潼南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加快大数据智能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智能产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今天的新华网重庆两会会客厅,我们邀请到了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潼南区委书记曾菁华,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潼南区区长王志杰,和我们一起交流潼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工作吧!
主持人:在去年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重庆市潼南区、阿里云和数梦工场联合发布了“数字潼南——中国柠檬指数”,这是中国首个柠檬指数,潼南也在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在发展智能产业、探索建设智慧城市方面,潼南做了哪些努力?
曾菁华: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是重庆也是我们潼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特别是去年以来,陈敏尔书记在智博会结束过后第一站就到了潼南,为我们指明了用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强调了“三个赋能”:用大数据智能化为现代农业赋能、为制造业赋能、为现代服务业赋能,这“三个赋能”就是想让智慧之树在潼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按照陈敏尔书记的要求做了一些具体实在的工作。
第一个方面就是大数据为现代农业赋能,我们主要是从一些重点环节入手发展智慧农业,比如从农产品的销售环节入手,在20个镇建立了电商服务中心,通过电商服务中心把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紧密地结合起来,带动了农民的增收致富。今年我们还要把农业和旅游结合起来,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区级电商服务中心,通过电商把我们潼南的产品卖得更好、卖得更远。生产方面,从水肥管理入手,汇达柠檬的万亩标准柠檬生产基地,还有中药材生产基地,都是采用以色列滴灌技术,通过智能化的管理控制水肥,这样产品在规模化、标准化、品质方面能够得到可控的管理。然后植物保护方面,防治虫病都是用无人机来喷洒农药和肥料,我们的无人机用于农业方面在全市占了80%。下一步潼南将从智能大棚、设施农业方面发展农业,现在潼南生产蔬菜、柠檬、优质粮油,还是传统方式,我们要建设人工智能大棚,把农业设施水平提高,集约化生产。再一个就是在品牌品质管理方面,我们有收运系统管理,产品从种植到销售都可以查询到。 最后,中国农业研究院要在潼南建设一个农业智能装备产业园,专门为全国、为重庆提供农业智能装备,这个也是我们利用大数据、智能化为现代农业赋能要努力的方向。
第二就是用大数据智能化为制造业赋能。首要的还是智能工厂,机器取代人,现在我们都缺劳动力,缺技术工人,通过工业机器人、通过数控机床,来使传统工厂改造为智能工厂,我们已经有十家智能工厂起到了标杆示范作用。引进智能工厂,又带动了我们潼南的智能装备发展,比如工业机器人,我们潼南现在已经形成了规模。第二就是机床,比如平面磨床大概每年要产2千多台。第三就是智能终端,比如手机,智能终端就发展起来了。总而言之,我们通过大数据智能化使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过去靠人工,现在靠机器;过去质量得不到控制,现在标准化生产得到控制提高。
第三个就是用大数据智能化为现代服务业赋能。实际上就是将大数据智能化应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些重点领域,比如说智慧政务,首先政府用起来,行政审批形成一张网,通办。第二智慧警务,整个城区实现全天候监控,保证了社会的安全稳定,发生什么事情能够迅速反映,能够掌控社会治安大局。第三个智慧工地,我们150多个智慧工地,都实现了全天候的监控,安全事故也下降了。接下来是智慧交通,交通安全也监管起来了,再接下来搞智慧旅游,让大家到潼南来旅游更方便。另外我们还要搞智慧城管,城市管理、市政设施日常监督,哪里出了问题,能够迅速发现、能迅速处置。我们潼南还要把智慧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智慧教育,可以搞远程课堂,让城区的学校和农村的学校实行远程教学,都能听到优质课,这个已经潼南很多地方实现了。再一个智慧医疗,城里的人民医疗集团和中医院医疗集团,让农民在镇里也能享受到区里的远程医疗。
总而言之利用大数据智能化在各个领域的开展,使我们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为我们生产的赋能增加了动力。我们潼南抓住了陈敏尔书记的倡导,以大数据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这样一个机遇,潼南的明天发展会更好。
主持人:要高质量发展、智能化转型,潼南作为一个工业后发区域,在依靠智能化优化传统工业的同时,还主动承接了先进制造产业的转移,潼南的现代产业体系计划怎样提档升级呢?
王志杰:我们在这方面,聚焦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聚焦高质量发展、聚焦智能化转型、聚焦创新驱动、聚焦精准服务,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特别是按照本次人代会唐良智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业跃升计划,我们重点首先是在“六大产业集群”的加速培育上狠下功夫。因为过去潼南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区,工业基础可以说是很弱,我们这几年工业对接先进制造业,集群式发展,主要是形成“六大产业集群”:智能手机及智能终端产业、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天然气综合利用及精细化工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绿色健康品产业、大众消费品及特色轻工产业、环保科技及新材料能源产业。我们在培育这六大产业集群的时候,对上游重点要抓研发,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对下游重点抓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使产业链带动式发展。
另外我们注重做优存量来做大增量,重点抓招商引资,树立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我们的招商引资采取的是“精准招商” “懂你招商”“专业招商”。通过这几年的努力,目前潼南区在新兴产业集群方面出现了很好的势头,比如在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超过了53%,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超过了83%,数字经济增速超过了70%,这就说明我们产业新的动能在转换。特别是刚才书记提到的通过大数据智能化做好三个赋能,用大数据智能化为制造业赋能,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在这方面是下足了功夫。同时我们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特别注重推进园区转型,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转型,向创新型园区转型。过去的园区都是粗放式的,我们将重园区的集约式和规模式并重,特别注重提升园区的创新能力、产业生成能力和经济产出能力。另外在园区发展方面注重产业生态发展的理念,使园区的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服务链形成良性循环,扭转园区过去有企无业,有业无链,有链无群这样一种局面。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三个方面,是注重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的核心就是要创新,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要通过企业的创新让它成为行业当中的“专精特新”,成为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这样它在行业中才能得到稳固的发展,这样一批企业才能在园区中深深地扎下根,茁壮成长,进而枝繁叶茂。
第四个方面是注重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制造业要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要大力培育生产性的服务业,目前园区的工业设计、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发育比较弱,我们特别注重这方面的产业培育。
另外就是注重服务业在制造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度融合,从研发到生产、制造、销售,营销等各个方面深度融合。我相信通过这些努力能够让潼南的制造业茁壮成长。
主持人:潼南正在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那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计划怎样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创新上的难题?
王志杰: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我们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注重产业生态的培育。就像泡菜一样,离开了泡菜这个氛围,可能就会变质,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尤其需要氛围,潼南的国家高新区特别注重产业氛围的培育,要让我们的园区形成一个产业特色鲜明、要素可集、资源共享,能够协作协同的产业生态,能够形成产业链上的配套,让企业发展的时候能够很好地生根、培育、成长。
第二个方面,我们注重一些共性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和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了企业需要的技术平台,比如针对智能终端、智能硬件、智能装备、智能制造,甚至机器人和数控机床,都有相应的产业技术平台。针对特色产业,比如柠檬产业,专门建了柠檬产业技术研究院,刚才书记也提到针对现代农业发展,和中国农机院建了西南分院。我们的国家高新区,只要企业有需要、产业有需要,我们便想方设法来创建技术平台。
第三,有平台了,有团队了,人才就特别重要,我们最近实施了“三百三千”的培育计划,实施了“千名硕士进潼南”的计划,通过这两年的努力,引进了680多名硕士人才进潼南,开辟了一些特殊的绿色通道,让他们在潼南找到适合的岗位,同时结合产业,培育相关的一些创新团队。
第四是注重给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潼南区也是国家定的知识产权创新试点城市,为企业提供技术方面的服务。
第五就是注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鼓励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来开展研发,培养骨干人才。我们既有高端人才,还特别注重工匠人才的培育,就是想真正地让潼南区,让我们的国家高新区适合这些高新产业的发展。
主持人:YOTA手机、与德通讯、杭州数梦工场……已经有多个领域的企业签约潼南,继而形成了产业的集聚发展,如何吸引他们落户,在招商引资方面潼南有没有什么诀窍?
王志杰:招商引资确实是目前是我们着力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各个地方都把招商引资摆在首位。那么招商引资怎么做呢?我们坚持树立了“懂你招商”的这样一个理念,招商引资就像朋友一样,要心心相印,能够懂对方。我们发现招商引资很多时候,地方政府只是空有一腔热情,并没有让对方知道他想要什么;只是说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并没有提供真正适合的保障。我们在招商引资的时候,一方面在“引进来”上下功夫,针对企业进行精准服务,能够了解企业所思、所想,对它进行专业化的服务。这两年我们招商引资的一些项目,别人也在谈,但是通过“懂你招商”,能够达到“一见钟情”的效果。比如我们引进的三一集团、数梦工厂,帮助他设计出让企业迅速成长的商业模式。在2018年我们引进的项目就达到218个,协议资金达到628亿元。
第二个就是在落地上下功夫,企业来了以后要让他能够迅速扎根。我们每个季度都开展“四个一批”活动,来促进企业落地,同时在落地过程中通过优化服务,包括刚才书记讲的通过智慧政务,大数据智能化为现代服务业赋能,来为企业精准服务。包括大庆油田、与德通讯,在潼南都是落地快,落地以后还感觉非常温馨,感觉适合发展。另外我们针对企业也开展了“点菜式”服务,企业有需求,园区就为他们提供点对点“一企一策” 的服务。2018年我们还进行了园区转型升级的百日攻坚战,完善园区适合企业成长的各种服务要素。
第三是我们在留得住上下功夫。把企业当自己人,政府工作人员当好“店小二”,我们建立了区级领导联系企业的精准服务制度,并且定期走访服务企业,点对点为他们解决困难。另外还为企业解决融资方面、要素成本方面的困难,比如去年个别企业用气困难,我们就和企业一起去相关部门、相关单位来协调,企业和政府真正是一种“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都是为同一个地方发展谋事,共同为老百姓的幸福做努力。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我们的招商引资还是有一定的成效。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企业在潼南申办营业执照,从受理、核准到办证,可以当天就拿到本子。在提速优化营商发展环境方面,潼南可谓下足了功夫,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王志杰:我们在这方面就是按照曾菁华书记的要求,着力营造一个“近者悦,远者来”的营商环境。特别是我们做到了三个五:建立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政策清单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行为清单“五张清单”。二是“五个一”机制:让市场主体只跑一处、只跑一次、原则上一天办结、一次性告知、一网通办。第三是着力在“五大环境”方面下功夫,全面优化法制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过去可能项目落地从签约到动工要办300多天,现在我们工业项目只需要20个工作日就可以把这些手续完成。
部门不能设前置条件,进行并联审批,来大大缩短审批的流程,从而尽快形成有效的投资。
主持人:作为重庆、成都的“菜篮子”“米袋子”“后花园”,潼南的现代农业建设也一直走在重庆各区县前列。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下,潼南是怎样建设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区和引领区的呢?
曾菁华:我很高兴主持人今天说我们潼南在乡村振兴走在全市前列,这是对的。我们潼南就是重庆乡村振兴的先行区和引领区,按照“五个振兴”来下功夫,一是产业振兴,潼南四个主导产业已经形成,第一是蔬菜,蔬菜种植100万亩,产量200万吨,占了重庆市场的30%-40%,占了成都市场的15%,是中国西部绿色菜都。第二个主导产业是柠檬,柠檬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现在潼南柠檬种植面积30万亩,挂果投产大概11万亩,2018年柠檬产值超30亿元,未来我们要建立一个百亿级的柠檬产业。我们马上要申办柠檬科研国家工程中心,产业越做越广。现在有些骨干企业,比如汇达柠檬去年销售收入17个亿,现在潼南的柠檬已经销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还要销到法国等国家,柠檬成为了潼南新的名片。第三个主导产业是优质粮油。说到潼南大家就想到油菜花,潼南种植的油菜花面积大,油菜籽的产量也大,而且质量很好。另外稻米也是优势,我们探索出了稻鱼模式、稻蛙模式、稻鳅模式、稻鳝模式,潼南的农田肥沃,一亩田5、6种模式,每亩田的收入是8千到1万,所以农民很富有,优质粮油也是潼南的又一个品牌。第四个,重庆人爱喝夜啤酒,爱吃小龙虾,潼南的小龙虾特种水产养殖有25万亩,占了大部分重庆本土市场。小龙虾一亩200公斤,每公斤卖80-100元,每亩能卖16000,除去成本5000,每亩农民可以收入1万元。
蔬菜、柠檬、优质粮油,再加上小龙虾为主的水产养殖,构成了潼南现代农业的四大支柱产业。当然我们养猪也有很大的规模,市场主体现在有6千多家,非常活跃,每个村都有规模以上的产业,市场化程度很高。一到潼南看,山是青的、田是满的,到处一片生机盎然,无论是春天、夏天、秋天或者冬天,潼南的农村都有乡村振兴的景象,而且不是一个点上的振兴,是全面的振兴。
第二就是人才振兴。现在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都流向了城市,户籍人口大约只有1/3还在农村,潼南的农村也缺劳动力,我们搞“三百三千”的人才计划,就是要培养1万名职业农民、1千名农村专业人才,形成整个乡村振兴的骨干人才队伍。
第三就是生态振兴。比如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每一个镇都建立了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农村的垃圾全部集中运到城里面来处理,我们现在的垃圾收运处理率在95%以上。人居环境整治,要干净、整洁有序,同时改变他们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同时要防止农村面源污染,比如禁止销售高残留的农药,地膜、农膜使用后注意回收,秸秆自用化利用,人畜粪便的处理也让它自我消纳、循环发展。
第四是文化振兴。潼南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知名人物,2019年我们准备了三个系列的历史文化名人,挖掘他们的一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比如说杨氏家风的“四知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实际上也是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的一堂生动传统教育课。第二是张鹏翮,他是天下廉吏,死后还是皇帝拿了1千两银子,把他从京城运回潼南埋了。还有就是陈抟老祖,他是道家人物,也称为睡仙,睡觉的方式有18种,如果你在其他地方睡不着觉,可以到潼南来找陈抟老祖教你怎么睡好觉。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使地方乡风文明得到一些新的发展。
最后就是组织振兴。我们全区有304个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其中农村就有278个,今年我们要发展集体经济,现在空壳村大概还有155个,今年财政要加大投入,争取全面消灭空壳村。第二,每个村都配了一名本土人才,大学生村官,工作任务重的还配了2到3名,这个去年已经实现了,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来实行。我们把每个村的村级服务中心全部升级改造,让功能更完善,为老百姓办事。
第四就是农村电商的发展,在每个镇建立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通过电商把小生产与大市场进行有机衔接。潼南有一家卖红苕的电商,一年要卖几千吨,他自己后来种植了几千亩红苕,农民背到他这里卖8毛一斤,高的时候能卖到1块多一斤。所以乡村振兴在潼南是全面振兴的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希望大家都多到潼南去看一看,看到我们全面振兴的景象,看到我们潼南大面积农村生机盎然、繁荣昌盛的景象。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也谢谢曾书记和王区长今天给我们介绍的潼南,高质量的发展、智能化的转型,不仅继续给重庆百姓带来健康新鲜的蔬菜,做好我们的菜篮子、后花园,同时乡村振兴的确也是给当地的百姓提供了脱贫致富的机会。所以在这里也邀请我们的网友,有机会到潼南去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