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8-03-19 | 人围观
亮点
10月25日,若尔盖县巴西乡阿俄村的牧民结束夏秋远牧,陆续将牲畜赶回村子。
阿俄村第一书记巴刚泽仁介绍,村里有对口帮扶单位投入的40万元,用于成立牦牛养殖专合社。他计算过,能买80头左右牦牛,“阿俄村脱贫致富就靠这些牦牛!”
四川博览事务局定点帮扶阿坝州若尔盖县和宜宾市珙县,在帮助贫困村发展产业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创新“会展扶贫”,提高当地特色农牧产品知名度。
看“里子”
发展产业,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
牦牛养殖专合社的成立,寄托着阿俄村脱贫致富的希望。基础设施也是发力点之一。“目前已投入40万元建设村级会议室及4个磨坊2个蓄水池,惠及全村409人。”四川博览事务局驻阿俄村工作组副组长王生彦表示,之前阿俄村村民要想磨青稞,必须到几公里外的乡镇上。如今村上每个寨子都有磨坊,家门口就能磨。“方便得很!”阿俄村贫困户巴机点赞道。
去年以来,四川博览事务局150多万元资金直接投入帮扶若尔盖县,用于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发展产业等。
玉和苗族乡杨家村,位于宜宾市珙县中南部,距县城45公里,属高寒山区。经过三年时间,杨家村探索建立了“技术帮扶,产业发展,营销推广”的全过程帮扶模式。2015年至今,已投入资金300余万元,修建村扶贫技术中心,培训干部群众500余人次;建设500亩茶园,拓宽贫困户增收门路;开办农村淘宝店,将土特产销往全国各地……
2016年,杨家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743元,成功脱贫。此外,杨家村还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珙县“幸福美丽新村”等。
看“面子”
对外参展,让特色产品走出去
若尔盖多尔玛藏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定点帮扶的另一受益者。
该公司吸纳当地不少贫困户就业,却一直为生产的青稞粉销路发愁。“青稞粉对治疗糖尿病有好处,但了解的人不多。”公司总经理桑木单介绍。
获益于定点帮扶,公司有更多机会走出去。桑木单已参加过几届农博会,青稞粉也陆续走进成都一些超市。今年8月,他还与一家眉山企业达成初步合作协议。
越来越多的特色产品借助会展东风,扩大“朋友圈”。四川博览事务局先后协调组织珙县参加西洽会、渝洽会、哈洽会等省外展会。通过展会,珙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蜡染等特色产品,被省内外熟知;国内30余家商协会、企业与珙县建立了密切联系。
走出去的同时更要引进来。王生彦透露,今年若尔盖县雅敦节期间,就有省内外17家会展企业自愿参与结对帮扶63名贫困学生;2016西部电子商务发展高峰论坛上,珙县签约项目16个,协议引资金额66亿元。
“对外参展活动提高了珙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推动珙县对外开放起到促进作用。”四川博览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 侯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