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投诉 | 联系我们 | 关注微信 要闻日报 - 要闻日报是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你的位置:头条资讯

南京未来交出怎样的答卷?建设创新名城是制高点

来源:2019-01-11 | 3814人围观

“全球化和国际化是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的必由之路。”

1月10日下午,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行以“汇聚全球创新资源 推进创新名城建设”为主题的专题议政会。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与来自各界别的政协委员深入讨论,市政协委员围绕建设创新名城建言献策。

南京未来交出怎样的答卷?建设创新名城是制高点

面对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发展愿景,南京连续两年将新年“第一会”和“一号文件”同时聚焦于“创新名城”这个主题。

那么,一年时间过去了,成绩单如何呢?

2018年是创新名城建设的起步之年,取得了超出预期、可圈可点的阶段性成效。凤凰网江苏在会上获悉,截止2018年底,南京签约新型研发机构208家、备案108案,其中境外学科团队占9.6%,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3人、外籍院士15人、境外专家234人参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同时,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创新项目、创新资本聚集南京。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南京市副市长蒋跃建在会上这样概括。

站位的高度决定了视野的宽度

根据南京“一号文件”推进创新人才集聚工程,每年至少新增上千家企业。就目前来看,人才引进,企业培育南京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是企业成立后,就会遇到业务发展、经营合作的问题,有好的产品但是推不出去,缺少对外合作的机会和平台。

南京苗行天下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俊苗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推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建设,但缺少强有力的本土文化IP。”

她建议园区定期举行合作交流,对接活动,对园区企业研发的专利技术、创新产品,进行打包宣传,协助成果转化,鼓励对外合作,政策落地。对于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的产品或者企业,给予在省、市扶持之外的配套奖励。建立园区各企业对接合作机制,举办国际性交流活动。

同时,学习国外知名会展经验,与同类展会形成差异化。

于此,张敬华表示,站位的高度决定了视野的宽度,只有高站位面向国际,才能高起点走向国际。讲国际化就取决于高度问题,仅仅关起门来搞创新,搞研发机构没有问题,但是这个起点还不够。

南京海创岛科技园总经理徐振凯也谈到了自己的想法,在引进国际化高端创新资源落地成立新型研发机构的同时,不忽视国际化专业特色的孵化机构,创业培训机构的引入,各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不是被动完成市里每年交给的任务,不能忽视创新生态中每个环节的整体协同搭建。

今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会上,张敬华说,要让“创新”成为南京最鲜明的城市气质、最显著的城市标识,“要让大家今后在国内外,只要提到南京,就知道这是一片创新的热土,只要提到创新,就想到南京来”。

开放的力度决定了积聚的速度

据悉,去年11、12月,南京市特请批了十五个团到国外学习,尽管准备仓促,但这一趟仍然收获颇丰。南京代表队伍总共对接了116家单位以及300多名专家教授,初步达成了60多个合作意向。

对此,沈俊苗提出,要走出去,引进来,发挥各类展会的作用、增加交互式合作交流活动,对接全球知名会展。

南京未来交出怎样的答卷?建设创新名城是制高点

另外,2019年南京市市委1号文也明确提出了打造南京的城市“硅巷”行动方案,首次把“硅巷”建设引入到南京高新园区建设中。

“开放的力度决定了积聚的速度。只有更主动的布局国际,才能更紧密的联通国际,资源就那么一块,谁下手早就是谁的。”张敬华说。

短板的长度决定了整体的深度

“短板的长度决定了整体的深度。我们只有更清醒地对标全球,对标国际,才能建成国际一流的创新名城。南京创新名城建设起步很好,但还有问题。”张敬华说道。

秦淮区政府副区长孙丽表示,目前,南京市高新企业数量有3126家,全年净增高新企业1282家,是去年的8.7倍,增速非常快。不过关注一个地区的高新企业,不能只追求数量,还要注意分析结构、质量和产业方向。

例如苏州前些年招来了大量的电子产业,很多都进入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行列,但现在看,有些已经不是对经济转型有推动作用的产业了。

因此,南京市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扩张的同时,要严格遴选把关,培育真正符合主导产业及未来产业方向的高新技术企业。坚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扩张与质量提升并举、壮大规模与提高创新能力并重,努力把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同时,浦口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文懿提出,南京是一个科教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人才资源优势明显,但是成熟的项目资源却相对有限。

她建议地方政府要主动承担起主导的角色,对所辖区域内的物产资源、产业结构、企业优势有全面深入的掌控,合理整合企业优势,为高校根据企业需要研发产品提供孵化基地,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建设创新名城是南京发展的重中之重,事关南京未来交出怎样的一份答卷,建设创新名城是一个制高点、突破点、支撑点。”南京市政协主席刘以安说。(潘文茜 侍伟/文)

南京未来交出怎样的答卷?建设创新名城是制高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