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9-05-24 | 人围观
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伴随着5G、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基础设施,大数据、电子商务、金融以及文化娱乐等应用场景的崛起,已经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典型代表,也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数字就是生产力”,得益于国内领先的技术储备与庞大的消费市场。在此背景下,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指导,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昆明市人民政府、腾讯公司共同主办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于5月21日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这是腾讯自去年战略升级后打造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行业生态大会,包括小蚁科技旗下的力引万物在内的众多行业领袖、技术大咖、国际知名数字经济研究者将齐聚春城,围绕产业智慧升级,洞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分享产业创新的发展成果。
烽烟四起,谁是赢家
尼尔森数据显示,如今数字产业已经占据了整体中国GDP的32.9%,而近两年兴起的新零售是数字经济的重要阵地。在消费升级的今天,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有更大空间,新零售也需要赋予更高的头衔——智慧新零售应用而生。
在这风起云涌的智慧新零售领域,领头羊不再是一家独有,小蚁科技旗下力引万物算得上其一。力引万物虽然成立至今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但是已为传统零售企业的数据化升级提供了解决方案,并在持续加码新零售端抢占流量。
有人问,现在智慧新零售这个局好不好做?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至今新零售布局仍烽烟四起,现在只能说是几家独大的局面罢了。
目前,除传统零售行业外,各大电商巨头也纷纷布下重金为抢夺新零售的这块蛋糕。阿里首当其中,通过数据驱动打通线上天猫、1688、淘宝平台,联合线下百货商超和新零售物种盒马鲜生,改造商品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升级需求。
随之,京东也推出了与其抗衡的“无界零售”理念,以此响应第四次零售产业革命“无界和精准”这一核心理念。京东要从单一的零售商转变为一家零售及零售基础设施的提供商,通过精准商品推荐的营销,从而赋能沃尔玛、永辉超市、京东便利店等实体零售。
苏宁同样不甘落后,从收购37家万达百货开始,苏宁在公众视野出现的次数就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苏宁的新业务“苏宁小店”也在不断扩张之中。在2018年中,“苏宁小店”平均每天能够新开22家,新开的门店总数量达到8122家,这样的扩张速度足以见得其加强布局新零售的决心。
当然,在此说的这些只是业界的九牛一毛,还有小米、网易严选、亚马逊......新零售经济的魔力已让各大电商企业纷纷为其“折腰”,传统零售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
市场本是肉弱强食,众多打着提供零售数据服务名号的科技公司也在强大的挤压与冲击下也走向了纷纷关门的结局。力引万物却逆势发展,基于边缘计算,软硬件相结合、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研究,形成庞大的数据驱动的运营体系。并在零售与新零售之间的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行业带来了无穷的启发。
无论零售如何变革,零售的战场几家纷争,用户体验始终是零售的核心。也就是说,要想一家独大,还要虏获消费者的芳心。力引万物这么想,也这么做了。
连通数据智慧升级获客方式
作为腾讯自2018年组织架重大调整后举办的首个跨行业、跨区域的战略级会议,小蚁科技同力引万物受邀参会,旨在建立强劲的零售业态,分享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创新思想和最新成果。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谈论“圈养用户”、“会员经济”,人人都是Costco。的确如此:企业正在从过去的经营产品的逻辑,变成经营用户的逻辑。
力引万物表示:无论科技如何变化,零售商与数据服务提供商都应当始终追随着消费者的变化而变化,即充分吸取移动社交时代独有的“连接力”,让每一个零售商都可以进行有效的用户触点管理,做到“顾客通”、“商品通”、“智场通”,借助丰富的数字化工具,融通线上线下,建立自营业态,实现全渠道的数字化智慧运营。
我们都知道,对一个企业来说,赋能式增长就是把自己打造的一部分内部能力,变成通用平台外部化给别人(比如阿里把信用体系外部化给商家;比如云集把开店能力外部化给微商)。这也就意味着,要做赋能,企业就不能什么都做,必须聚焦于自己真正能有效外部化的那部分能力上。
力引万物就极其简单和聚焦,只聚焦于非常少数的、真正困难并且有核心价值、有复利的事情上,并用这个给别人赋能。力引万物为此开启全渠道获客模式,把门店变为消费者汇聚地,洞悉活跃会员,唤醒沉睡会员,同时开发潜在客户。在针对实体零售商户数字化会员身份识别、画像识别、行动轨迹分析时,力引万物领先的AI算法和边缘计算能力为其提供了很好的可伸缩架构能力。通过摄像头的图像采集、图像分析,结合人脸识别,以及集团内沉淀的人脸底库,在智能客流系统甚至是最核心的数据传输服务、线上线下数据同步服务中,科学地把握“人、货、场”三者,通过数据信息化,加快门店智能化,以此带动消费者决策行动化。
多模态识别刷脸支付保驾护航
前文提到了力引万物的大数据能力,它通过开放和连接的双向互动将消费者的基本属性、产品偏好、消费偏好、服务偏好与店铺的产品、品类、消费等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和结合,帮助零售商户在更多层面利用大数据能力优化决策流程和运营策略。
究其一点,力引万物不断探索的是基于“人与人”的服务。在人与人相连的时代,围绕人提供的服务首先要解决的是辨识人的身份,为此各式各样的卡、证成为了识别人身份的依据。但是其本质的弊端也显露无疑——“见物如见人,认物不认人”。
每一次支付创新,都会开启一条新赛道。2017年11月,支付宝联合肯德基发布了首个刷脸商业运用产品,这也是全世界第一次在线下实现可以为每一个人刷脸运营的系统。与此同时,力引万物顺应时代的潮流,充分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强调人脸大数据共享和开放,建设人像库、人脸卡口系统。人脸识别技术就这样应用于力引万物支付技术体系之中,为全社会提供着更便捷的畅爽服务。
力引万物依靠其自研的3D结构光活体验技术以及AI算法,利用人的相貌特征完成身份认证,生成唯一的Face ID。要知道,3D 人脸识别是被业界一致认为是目前安全系数最高的方案,细分下来,3D 结构光、TOF 飞行时间、双目立体视觉识别是三类主流方案,其中以 3D 结构光安全性与适用性最广。
与现金支付和扫码支付相比,刷脸支付显然更方便更快捷。有了线下屏和顾客最直接交互,传统手机端扫完码放进口袋这一动作便被革新掉了。消费者不用排队,不用拿出手机扫一扫,不需要输入密码和验证指纹,只需要刷一下脸就能完成支付。
相比阿里“无人胜有人”的目标,力引万物的算盘在于打造更好的服务。从各路实体零售商户的体验来看,力引万物的“刷脸”支付不仅快,而且识别效率非常成熟。一台力引万物刷脸支付机器能提升50%左右的效率,相当于1.5个收银台结算量。力引万物将刷脸支付牢牢锁在了商户智慧服务的闭环之中。
虽然时至今日,美国大部分还在选择支票支付,但这并不能阻挡潮流和趋势,支付宝誓要投入30亿补贴合作伙伴,微信则提前喊出免费口号,刷脸支付「线下战」一触即发,零售行业变革的号角也愈发急促。
现如今,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为基础,涵盖“智能商务”“智慧营销”“智慧环境”“智慧生活”“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的智慧应用大平台智慧商圈已然兴起。北京、上海、重庆、济南等地的商圈开始试水“智慧商圈”模式。力引万物前期所做的种种努力都将成为其未来智慧商圈试水、精细化运营能力不断提升的助推剂。
线上红利如何,日见分晓。线下收割竞争大,妄想重获新春、意气风发实属不易。当群雄逐鹿跑马圈地过去之后,资本层面的博弈又将投向何方?
风潮所向,未来已到。虽然前期起跑留下的后遗症正频繁扯动着企业们前行的神经,盈利成为零售模式不可言说的痛,但是智慧新零售的到来,谁又能成为最后赢家?企图发挥弯道超车的行家们,也许还在原地待命等待时机。力引万物能否将零售业态真正落地,那就是做与趋势和时间赛跑的事情。
众说纷纭,拭目以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