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9-10-09 | 人围观
让土地焕发新活力
—— 我州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果展示
本报记者 田 华
金秋是丰收的季节。这几天,花垣县吉卫镇的水稻开始收割,收割机从稻田中驶过,农民只需在稻田边把收割机里的稻谷装进袋子,半小时就可以完成一亩稻田的收割。这是我州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在国家、省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人民励精图治、奋发作为,在改革开放中扎实推进扶贫脱贫,全州农业农村工作始终以农民增收创收为出发点,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探索出了一条传统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路子。经过发展,全州形成的八大特色产业成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全州特色产业面积达380万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从无到有,还有了全州第一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州农产品加工企业667个,州级以上龙头企业131家,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以上;全州“三品一标”认证82个,湘西椪柑、湘西猕猴桃、古丈毛尖茶、保靖黄金茶等特色农产品享誉国内外市场。
八大特色产业引领农村经济发展
初秋,在古丈县双溪乡梳头溪村湖南英妹子茶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妹子)的包装车间里,工人们在忙碌的包装茶叶。车间内,一盒盒包装好的茶叶整齐码放;车间外,阵雨后青山如洗,翠绿的茶山藏在浓浓的水雾中,空气也多了几分香气。
与以往茶叶种植销售小、散、弱的情况不同,英妹子是一家以有机茶叶种植、加工生产、贸易销售、农业产业开发、乡村旅游为主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英妹子拥有12615亩茶园,茶叶专业采摘队,多条茶叶生产线,质量检测中心,还开拓了网络销售渠道、体验式营销,将乡村旅游与产业对接,让农民变成了工人。
经过多年发展,我州的茶叶种植面积已达39.77万亩。不仅古丈县,在保靖县、吉首市、凤凰县、花垣县等地,茶叶已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农业发展中,我州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解困境,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扶贫攻坚以来,我州从实际和市场需求出发,充分发挥绿色、生态、富硒的优势,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十二五”期间,州委、州政府推动实施“831”工程。紧接着,又出台了《湘西州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了以椪柑、猕猴桃、茶叶、烟叶、蔬菜、百合、中药材、畜牧水产等为主的八个重点特色支柱产业。现在,全州特色农业产业面积达380万亩以上,比1957年的32万亩增长了11倍以上。
2018年底,我州柑橘种植达100万亩、产量67.55万吨,茶叶种植39.77万亩、产量1.2万吨,猕猴桃种植18.14万亩、产量8万吨,烟叶种植16万亩、产量2.45万吨,中药材种植32万亩、产量10.35万吨,商品蔬菜种植80万亩、产量70.76万吨;全州肉类总产量10.69万吨,年出栏肉牛6.36万头、生猪123.6万头、羊59.9万只,家禽出笼694万羽;水产品总产量2.47万吨,是1957年0.18万吨的13倍。
产业化发展提高的不仅是种植面积和产量,还有品牌。我州涌现出了“老爹”牌果王素、“老拔铺”牌猕猴桃果汁、“湘泉”牌妇炎康片等湖南省名牌产品,泸溪椪柑、古丈毛尖茶、保靖黄金茶等产品已成为湘西农业产业的亮丽“名片”。
现代农业园区推动集约化发展
1986年,我州开始发展柑橘产业。2010年,泸溪县武溪镇上堡村以椪柑为基础,创办了湘西州第一个椪柑标准果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湘西不仅有了第一个国字号的现代农业园区,还通过“百千万”工程项目、《湘西自治州现代农业标准园区创建规范(试行)》,促进和推动了6个综合产业园、7个特色产业园、24个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精品园建设。
2015年2月16日,经科技部批准,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正式获批为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晋升“国家级”,成为我州首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成为我州农业发展探索结下的硕果。
园区以花垣县为核心区,七县市为示范区,武陵山区为辐射区。 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核心区入园企业达55家,入园企业每年吸收2.32万农民就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55万人,农民直接增收1.83亿元。
泸溪县浦市镇马王溪村通过“政府+企业+农户”合作模式,拓展特色农业和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将全村打造成了一个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田园休闲体验为特色,以时鲜水果采摘为主题,以农业文化创意为核心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还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今天,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新时代,我州通过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品种、品质、品牌效益,转变农产品推介及销售模式、方式,在日渐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获得了一席之地。
围绕特色鲜明的地方农业,产生了龙山县八面山蔬菜标准园、永顺和泸溪高档优质稻园区、凤凰猕猴桃园区、古丈和保靖的茶叶产业园区等。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县、乡、村三级已经建设了24个万亩精品园、316个千亩标准园。现在,园区建设已经成为推动我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农业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2014年,我州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民合作社政策扶持力度。截至2018年底,我州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了4709个,并拥有了5个农业部示范社和39个省级示范社等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有效地整合了土地、劳力、农机资源,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古丈牛角山茶叶合作社,就是湘西州的五个“国家农民合作示范社”之一。
牛角山村是一个苗族聚居村,全村1306人313户,8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寨。村子紧邻219省道,但是2007以前,这里的故事总是围绕人均收入不到800元,5户1条光棍展开。2008年,该村通过 “专业合作社+农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模式,创办了牛角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茶叶产业。 农户以土地、房屋、茶园、资金入社,从租金、订单农业、劳务报酬、盈余分配等方面增收,合作社负责为农户提供种苗,以及栽种、施肥、防治病虫害技术,并进行统一加工和销售。现在,牛角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已经建成1.08万亩茶园,拥有年产1000吨生产线的茶厂,产品年销售额8000多万元,还将茶旅融合,将夯吾苗寨打造成了旅游景区,游人络绎不绝。2016年,牛角山村顺利脱贫;2018年,该村人均收入13618元,年增收2000元以上,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随着合作社的成立和发展,我州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凤凰县大坡村通过成立葡萄合作社,聘请了农技专家做技术指导,还注册了商标,统一了包装,统一了形象,还开启了“互联网+销售”新模式。如今,该村4个村民小组223户70%种植高山刺葡萄,种植面积达1028亩,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3000元增加到2017年的12000多元,翻了4倍。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种植技术,还解决了农户市场竞争力薄弱、抵御市场各种风险能力差的问题,成为农民和市场之间的桥梁。此外,还打通了农产品的加工、运输、贮藏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壁垒,加快了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的步伐。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开拓。未来,我州将加快推进以“两茶两果”为重点的八大特色产业,推动资金、项目、人才等向园区集中聚集,通过区域化的布局、规模化的经营、现代化的生产,将我州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化为经济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成果。未来的湘西,必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