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0-03-18 | 人围观
这个春节,因为疫情,原本策划了年节活动、假期特展的博物馆陆续闭馆。而随着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的助力转发,线上展览受到广泛关注,“云观展”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面对2000余个展览的涌现、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搭配,笔者选择了直播类、VR类、3D体验类,以及多媒体数字空间等不同类型的展览进行了体验。
高清图片呈现,展品细节看得见
进入线上展厅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展览都能为观众提供清晰度极高的展品图片、展览说明牌图片、展厅场景,甚至文物的3D立体图。高清的图片给人舒适的观展体验,不仅能帮助参观者了解展厅布局结构,而且能看清每一件展品。这是线上展览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为参观提供了基本保障。
以文物的展示图为例,高清图片能充分满足参观者观赏细节的需求,消除了现场观展时因为灯光、距离等原因无法一览文物细节的遗憾。同时,这些高清图片,即使大幅度放大,也依旧不会失真,带来了极好的观赏体验。有些展览还会提供一件展品的多张高清图片,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一件文物,有效弥补了线下展览中只能固定角度观看的不足。
整合多平台资源,观展体验不单一
笔者在线上观展的过程中也发现,伴随着互联网传播方式的更为多样,许多博物馆开始利用各大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慕课平台推出线上讲解、趣味短视频和相关课程,为线上展览提供增值服务。而类似这样的做法也很好地吸引了观众,让他们收获更丰富的观展体验。
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为例,观众除了能够在国博官网云观展之外,还能在抖音平台观看在线讲解直播,减少观展的盲目性和枯燥感,留言形式也能满足在线互动的需求。此外,抖音平台发布的“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系列视频”也同样起到了激发观众兴趣、吸引观众观展的作用,并且为有需求的观众线上学习提供了支持。
在上海博物馆的“网上博物馆”专题页面中,展览、文物展示、讲座、课程资料都有专题入口,观看者可以一览所有线上资源,观展的同时能自行搭配感兴趣的讲座,或者通过在线课程系统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
展览水平参差,理念技术待完善
纵观各类线上展览,笔者认为,总体上它们在清晰度、可看性上都有相对较好的表现,但展览水平参差不齐。不仅不同博物馆之间存在差距,而且同一博物馆的不同展览之间也有差异。
一些优质的线上展示表现出线上系统稳定、参观引导路线清晰、运行流畅等特点,并且在展示页面中提供图片另存、下载等服务,可供有需要的观众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初步实现借助线上展览资源共享。
与之相反,在一些可供VR实景参观的展览中,存在VR眼镜无法连接、系统运行不够流畅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观展热情。此外,有些博物馆推出的线上展览只是简单地呈现线下展览的结构框架,或只是简单展示文物图片与展厅场景,内容说明不清,只能勉强满足观众的基本了解需求。既没有上文提到的整合多平台资源的丰富观展体验,也没有更多吸引观众关注的尝试。
面对上述问题,除了技术本身的应用有待逐步完善推广之外,线上策展人的策展理念也同样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技术应当为需求服务,优质理念、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优质内容得以保障的关键。
新技术运用,不是线上展的唯一追求
在线上观展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大多数线上展览都是对线下展览的数字化复制,三维展厅呈现、声音配乐、VR技术在许多线上展览中被普遍应用,力求能增强观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但是,如果在技术支持不到位的情况下盲目追求这一效果,反而影响观众参观感受,适得其反。
如笔者在观展过程中体验到,有的三维展厅中会出现鼠标使用不灵敏或过灵敏的现象,为实际操控带来很大难度,从而导致浪费大量时间在看展之外的设备操控上。有的只能在实景呈现中固定角度观看固定的展品,虽是三维实景观赏,却无法一观全貌。有的三维展厅中没有设置方向引导,观众参观的过程中会产生方向不明、参观路线不清的感觉。这样一来,非但没有实景感受,反而影响了参观兴趣。
如何更好地实现线下展览与线上展览的并行互补,一些博物馆也进行了尝试。上海博物馆“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大展”多媒体页面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页面不仅是一个趣味性展示空间,也是一个完备的资料数据库。参观者能通过智能检索一览所有的董其昌书画作品,了解创作背景、观看高清馆藏。而生平探索、人物关系、出游路线等页面,充分整合了数据资源,观者能从不同角度入手浏览检索相关内容。线上观展的过程中补充了线下无法获得的内容,数据库更为专业研究提供了帮助。而类似这样的线上展览新思路,值得深入探索。
疫情期间,各类博物馆观展活动的推出,无疑是对近年来博物馆数字化工作的一次检验。博物馆线上展览,您满意吗?
(作者:韩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