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投诉 | 联系我们 | 关注微信 要闻日报 - 要闻日报是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你的位置:头条资讯

北京会展经济发展报告

来源:2020-04-13 | 人围观

本年度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北京会展市场做了一个简单的扫描,重点介绍了北京展馆和展览市场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深入探讨2006年北京会展业发展的整体态势,包括管理体制、政策法规、行业协会、产业体系、教育培训、研究机构等几个方面;第三部分,给出了北京会展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2006年北京会展业发展概况

要全面了解一个地方会展业的发展情况应该从会议和展览这里我们对会展业的概念界定是狭义的,只包括会议和展览,没有包括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等在内。两个方面入手,但由于会议举办地点的不确定性和统计上的复杂性,本着科学的原则,本报告不对会议设施和会议市场进行研究。相比来看,北京展览馆的数量较少,而且具有影响力的展览会都在相应的展览馆内举行,这样就可以通过对展览馆的分析基本准确地掌握北京展览市场的概况。

(一)2006年北京展馆基本情况和特点

1 2006年北京展馆的基本情况

北京市具有一定规模的会展场馆共有12座,展览面积约为237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厅面积184万平方米,会议室面积16万平方米,会展设施总量居全国第四位。

在这12座展馆中,已经有一些展馆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和市场聚集效应,它们是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展览馆等。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北京会展场馆的现状,我们深入调查了这些场馆(见表2)。之所以选择这些展览中心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这些展馆的面积在北京所有展馆中所占的比例及其举办的展会在北京展览市场上所占份额都非常高,其中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是目前北京最大的展馆。另外,本报告还选取了九华山庄和新国际展览中心作为考察对象,因为九华山庄不仅是北京最大的会议接待中心,同时其展馆面积也在北京名列第二,而新国际展览中心在2008年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展馆。

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作为北京市重点工程,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设施一流的现代化展览场馆。新展览中心规划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其中展馆及附属设施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包括展厅16个,使用面积20万平方米。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每个单体展厅使用面积125万平方米,观众登录大厅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展厅连廊和通道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综合接待楼2万平方米,动力中心1万平方米,仓储和海关保税库1万平方米。综合配套设施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包括综合商业楼(功能包括购物、餐饮、健身、娱乐等)一座10万平方米,酒店两座(3星级~4星级)85万平方米,商务写字楼两座共75万平方米。新展览中心将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总规划建筑面积355万平方米,绿化率达37%,可停车4000辆。

2北京展览馆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1)展馆面积供应不足,展馆结构不合理

从总量来看,北京展览馆面积供应不足,展览设施总量位居全国第四,这种状况与北京会展市场的容量不相匹配,已经成为制约北京会展产业发展的严重瓶颈,这也是造成近年来“北展南移”现象的主要原因。从结构上来看,北京展馆单体多属于小规模的中小型展馆,缺乏现代化大型、特大型场馆。北京目前没有一家展馆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最大的国展中心也才6万平方米,而按照国际惯例,大型展览一般都需要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馆,发达城市的大型展览中心一般在20万平方米以上,因此大型会展设施的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展览馆出租率普遍高于50%,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阻碍继续发展。有的展馆订单都排到了下一年,其中目前北京最大的展览场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出租率达到70%,最大的会议场馆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使用率达到84%,国贸中心展馆和农展馆也达到60%。

(2)展馆配套设施落后

虽然每年全国很多展会都在北京举办,但是北京展馆硬件发展滞后,甚至还不如南方和沿海的一些城市。许多场馆通讯、水电等设施陈旧落后,公共交通、停车位、住宿、餐饮服务不配套。会展场馆在布局上过于靠近城市中心区,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如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地处北京市东北角的北三环东路内侧三元桥畔,从理论上讲这里的道路应该是四通八达的,因为它距中心10公里,离使馆区5公里,距机场也仅20公里,但实际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却并不是它的优势所在,在承办许多大型展览时往往交通堵塞,人满为患。目前交通拥堵、展馆拥挤、配套环境跟不上成为老国展的三大痼疾。

(3)旧场馆分散、新场馆郊区化不利于形成规模和聚集优势

北京会展业的旧场馆本来就很分散,再加上新建场馆的进一步郊区化,结果导致北京所有的场馆呈现独立的散点状分布,相互之间距离遥远。在场馆过于分散或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单一场馆是无法支撑相关服务部门,如物流、广告、翻译、印刷、贸易中介、报关、保险、旅游、酒店和餐饮等在此生存的,一旦这些会展配套服务跟不上,势必会影响会展业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发挥区域的规模和聚集优势。

(4)展馆举办的展会类型已呈现分级局面

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将是注重品牌展示的大型展览会的首选;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展馆将成为工程展、消防展等注重室外展览的专业展览会的选择;国际展览中心老馆将以举办规模在4~5万平方米的展会为主;1~2万平方米的展会将主要集中在北京展览馆、全国农业展览馆等场馆举办;1万平方米以下的展会将分散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馆等举办。

(5)展馆面积将在近期大幅增加

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建设新型的、现代化的展馆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制约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的大问题。很多举办城市都因举办奥运会而新建了会展中心,如巴塞罗那为举办奥运会,扩建了一批展览馆、博物馆;悉尼为举办奥运会兴建了20万平方米的展览设施。按照北京《奥运行动规划》,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20万平方米)将在北京市中轴线北端的国家奥林匹克公园内建成。同时,按照北京市的整体城市规划,在2008年奥运会召开之前,北京市将新建一批会议展览设施,增加的展馆面积将达到33万平方米,这将大大增加北京会展中心的容纳能力,为北京举办大型展览提供优越的基础条件。

(6)将形成新的展馆空间布局

依托现有基础,结合北京新城建设规划,北京将会重点完善和建设五个会展中心区,即朝阳CBD会展中心区、海淀北部会展中心区、奥运场馆会议中心区、顺义天竺展览中心区、亦庄展览中心区。

按照用地留有余地、场馆分期建设、设施布局合理、节能高效、产权明晰等原则将在北京兴建3处大型会议及展览中心,新增会展场馆总面积33万平方米。大型会议中心设在奥林匹克公园,面积约3万平方米;大型展览中心一处设在顺义天竺空港城内,建成展览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另一处展览中心建议在城市东部选址,建成展览面积约10万平方米。

(二)2006年北京展览会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1 2006年北京展览会的基本情况

为了准确了解北京展会市场情况,本报告根据《中国会展》杂志社信息数据库整理2004~2006年在北京各大展馆举办的展会信息,而这些展会信息主要根据北京各大展馆的展览计划整理,准确性较高。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对2006年北京展览会市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变化做到清晰的了解。

(1)展览市场总量分析

根据信息库收集到2004~2006年度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展览1756个,其中2004年举办的展览629个,2005年举办的展览577个,2006年举办或即将举办的展览550个。

(2)展览数量的月度比较

2004~2006年度,从数量上看,北京展览会举办的高峰期是4、5、9、11月份,低谷期是1、6、7、12月份。

图1北京展览数量月度比较

(3)展览平均持续时间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有700个展览显示了展览持续时间的信息,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为12天,最短的为1天,平均持续时间为372天。

(4)展览的行业性质

在调查数据中有738个展览显示了行业性质信息,根据《中国会展》杂志信息数据库对行业的分类,在北京举办展览最多的前10个行业,这与北京地区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密切关系。这10个行业展会约占已知行业类型信息展会总量的64%。

(5)展览规模比较

在此,我们把展览规模按展览面积分为6个等级:5万平方米以上、3~5万平方米、1~2万平方米、05~1万平方米、05万平方米以下。据统计,在北京各大展馆所举办的展览约有70%都在1万平方米以下,这说明北京所举办的展览会规模还是普遍偏小,而且5000平方米以下的展览所占比例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2北京展览会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1)品牌性专业展会多

北京拥有众多全国性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在举办行业性专业技术展览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汽车、机床、通讯、印刷、冶金、制冷、工程机械、仪器仪表、计算机、医疗设备和服装服饰等展览品牌趋于成熟。在这些行业展会中共有12个展会得到UFI认证,如北京的中国国际机床展、纺织机械展、通信展、服装服饰展、制冷展、工程机械展等,北京得到UFI认证的品牌展会数量居全国首位。

(2)国际化程度高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窗口,北京所举办展会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从总体上看,北京所举办展会中国际展会的比重约为13%。从单个国际展览项目来看,国际参展商和观众的比例也较高。

(3)以经济技术类展会为主,并凸现文化创意题材展会

北京举办的展览会以经济技术类为主,占展览总数的70%以上。会展业在推动北京市吸引外资、扩大贸易、促进合作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北京每年举办的“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科博会),就极大地促进了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

文化创意题材展会是2006年北京展会的一大特色。在2006年北京市的“两会”上,创意产业首次被确定为北京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专家分析认为,200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产值已超过960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其增加值约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14%以上。而2006年可谓是北京的节庆年,中俄文化年、中意文化年、中印文化年、中韩文化年四大文化年为北京的会展业增添了大量的新鲜内容。伴随着这些文化年,很多相关的文化展会登陆北京,如“世界文明珍宝——大英博物馆250年之藏品展览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等。同样,北京的动漫产业、图书产业、电影业及网络业都为相应的动漫展、图书展、电影展、网游展奠定了雄厚的产业市场基础。有了文化创意产业基础,文化创意题材类展会必将成为未来北京会展业的主角。

(4)会展专业性有待加强

专业化是提升会展业的必经之路。目前,北京一些品牌会展在专业性上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的来看,展览还是偏重展位招商,单纯追求规模,而忽略专业观众比重的提升。

(5)重复办展严重,名牌展览面临外流

北京市重复办展现象比较严重,如经常出现多个保健品展、礼品展同时举办的现象,对展会的成长和品牌展会的培育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同时北京名牌展览面临外流的威胁,如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与上海的多国纺织工业展览会是目前全国一南一北、一年一次最具影响力的两个纺织机械展览会。在2008年以后,两个纺机会将合并在上海举办,两个业界重量级展览会实现强强联合,对促进整个纺织机械展览会市场的整合、降低参展成本会产生积极影响,但从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北京市的名牌展览正在向外省市流失。从行业协会了解到,近年来北京培育的40余个轻工业展览会,已有2/3以上到上海、宁波、大连、深圳等地举办,表明北京展览流失已非偶然现象。

二 北京会展业发展的整体态势分析 (略)

(一)北京政府大力支持会展业发展,制定会展业专项发展规划

(二)行业管理体制不顺,登记制或备案制尚未完全建立

(三)会展行业法规和规章建设滞后

(四)会展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五)会展研究中心快速成长,但理论研究成果不足

(六)会展教育和培训市场蓬勃发展,但良莠不齐

三 北京发展会展产业的政策建议(略)

(一)理顺管理体制与机制,建立健全法规与规章

(二)制订扶持会展业发展的政策

(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四)提高产业分工程度,打造会展产业链

(五)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六)规范会展教育和培训市场,促进资源有效整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