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投诉 | 联系我们 | 关注微信 要闻日报 - 要闻日报是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你的位置:头条资讯

无锡工业史“活化石”王源吉欲寻新展示地

来源:2020-04-16 | 人围观

无锡工业史“活化石”王源吉欲寻新展示地

  13日,文史爱好者杜晓明带着他采录的王源吉冶坊口述资料到无锡市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请教。工作人员孟明峰看到这沓材料眼前一亮,随即联系了王源吉第四代传人、王源吉冶坊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青青。半小时后,王青青赶到市图书馆,拿到口述资料的她连说“非常感谢”。眼下,王青青正在全面搜集、整理王源吉冶坊的历史,同时也在寻找新的展示场所,让王源吉这一无锡工业发展史的“活化石”能更好地“活”下去。

  文史爱好者挖出“双吉”牌新说法

  王源吉是中国铸铁锅行业的一面旗帜,其前身可追溯至1641年开创的“曹氏冶坊”,以及创建于清代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的“吴永昌冶坊”。1837年清政府颁发文件,企业定名为“王源吉冶坊”,坊址在无锡南门羊腰湾,成为江南最早的官炉,专门铸造双吉(喆)牌铁锅。铁锅以轻薄光滑、耐强火不爆裂、经久耐用而著称,享誉大江南北。

  百余年来,王源吉的所有制关系几度变更,但企业延续至今,成为无锡现存年份最久的“老字号”之一。“其实,王源吉最早的牌子是白印双吉。”无锡文史爱好者杜晓明是堰桥人,而1863年,王源吉冶坊曾落脚无锡堰桥镇。在堰桥当地,流传着关于王源吉的不少轶事。

无锡工业史“活化石”王源吉欲寻新展示地

  422件王源吉档案浓缩无锡工业史

  王青青觉得杜晓明提供的资料很有价值。她说,关于王源吉双吉的牌子,他们企业较为认可的是为了纪念冶坊初创者吴永昌。“正由于吴永昌冶坊与曹氏冶坊有过长达180多年的合作,才有了后来的王源吉冶坊。”王青青介绍,王源吉红印双吉牌的设计运用了饕餮纹,设计理念是将吴永昌的“吴”字倒过来,进行变形,双吉的上方是冶坊屋檐,而将两个“吴”字设计成手牵手,也是象征着最早的股份制企业。王青青表示,现今的双吉牌虽是红印,但双吉二字仍是白色,而双吉牌的来历虽有不同版本,但每个版本都有它流传和存在的价值,都应被记录在册。

  从无锡市档案史志馆了解到,该馆保存的王源吉冶坊档案共计422件,自道光年间开始至民国时期,纵贯百余年。内容涉及王源吉冶坊开办印照、旧锅废铁销售合同、护照、海关税单、交纳税证、营业税收据、产品宣传单及官府告示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无锡地区制铁冶炼业的发展过程,尤其是王源吉冶坊各历史时期的税单保存齐全,较为罕见。该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批档案对于研究王源吉冶坊历史乃至无锡制铁冶炼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批档案中看到,一件“王源吉冶坊产品宣传单”上清楚写着“白印双吉牌 信用久昭著”,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民间关于王源吉白印双吉牌的说法。

  场馆面临拆迁希望有合适展示地

  在一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王源吉冶坊历经沧桑,曾一度迁至外地发展,但它的根在无锡。2017年,王源吉重回无锡,但生产基地仍在外地,而回到无锡的目的之一,就是延续王源吉的历史,讲好无锡这一工业“活化石”的故事。作为王源吉冶坊的传人,王青青致力收集王源吉冶坊的史料。她发现,王源吉冶坊在清朝时就有了知识产权的意识;还走出无锡在南通、常州、汉口等地发展过……王青青在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负责史料的整理与利用。地铁1号线堰桥站旁的惠山区文化馆内,有间王源吉的展厅,展示着铁锅从车间到灶台的生产技艺以及生产设备。

  眼下,惠山区文化馆面临拆迁,加上这处展厅场地有限,王青青也在寻找适合展示、展演,同时也符合王源吉手工业文化气质的场所。王青青保存着清代流传下来的101块铁锅模板。她希望能有一处场地将这些模板以及王源吉丰富的档案内容、民间轶事进行系统展示,并由工人现场演示古法制锅工艺。王源吉双吉牌铁锅在全国甚至海外都有粉丝,这也是王青青想要讲好王源吉故事的巨大动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