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9-07-08 | 人围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2018年4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人们欢欣鼓舞:“诗和远方在一起了!”诗和远方在一起,成就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019年2月27日,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正式挂牌。川东北大地春意盎然。
2019年4月22日至24日,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南充达州调研时这样强调推进文旅融合的发展:“生态是旅游的根本、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绿水青山,春天永在。
南充市委书记宋朝华在南充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闭幕大会上指出:南充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必须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做响“五张名片”,打造全省文化旅游副中心。
潮涌嘉陵江,风正好扬帆。
嘉陵江畔 人文荟萃
人类,自古以来逐水而居;文明,由此衍生和发展。
中国西部,蜀地东北。南充,一个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华夏之地,它历经沧海桑田,积淀丰富人文情怀,富藏物华天宝,自成一体格局,在嘉陵江中游闪放光彩。
中国的母亲河———长江, 其最大支流嘉陵江,全长1119公里,流经陕甘川渝四个省(市),像大地的血脉,连通秦岭和巴山,在中国西部搏动。这滔滔江水霹峡谷、斩险滩,由北至南穿过南充,总长达300公里,把最美的身段留在了这里,成了我们的母亲河。
嘉陵江敞开胸怀,化为乳汁,滋养着这一方水土,这一方人民。南充,得以这独特的水土,享尽物华天宝。
它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 嘉陵江中游,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60余万,是四川第二人口大市。它辖3区5县1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7万,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它“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地处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交汇处, 位于成都、重庆、西安“西三角经济区”要冲,水路、铁路、公路、航空交通网络日趋完善,是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及川东北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
它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9项;全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有量居全省第三位。
它自古以来人杰地灵, 是《三国志》作者陈寿、辞宗赋圣司马相如、天文学家落下闳的故乡, 蜀汉大将张飞也曾在阆中镇守七年; 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有5万多儿女参加红军,并产生了数十位将军;是原川北行署所在地, 胡耀邦同志曾担任第一任主任; 它有卓然于世的优秀儿女,开国元勋朱德、民主革命家张澜、共和国大将罗瑞卿、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等彪炳史册。
它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300公里嘉陵江穿境而过, 已成为川东北和川、陕、甘、渝旅游环线上重要的旅游城市, 是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核心区域之一, 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座(南充和阆中),现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4家,其中,5A级2家(阆中古城、朱德故里),4A级6家。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省级旅游强县1个、 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区)3个、省级乡村旅游强县1个、 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个。已形成了阆中古城游、嘉陵江风光游、将帅故里游、三国文化游、乡村休闲游等特色线路旅游品牌。
……
嘉陵江就是一首奏响在华夏西部的钢琴曲,飘扬在高山盆地和丘陵之间。 它把南充当做了自己的孩子,孕育了如此灿烂的文化,一代一代传承。
文旅融合 美好生活
“中国旅游日”是旅游人共享的节日。
盛世华年,国脉和文脉相连。
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开创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新局面。 把握当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态势,以提供优质旅游产品为中心环节,推动旅游业改革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四川省委第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了 “建设文化和旅游经济强省,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的目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成为重要的举措。2019年4月29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四川首届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并借此建立四川省委、省政府抓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大平台和重要机制。随之,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了四川省文化旅游新宣传口号———“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三九大即三星堆、 九寨沟、大熊猫), 同时发布了四川文化旅游新版LOGO,充分展现了天府之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绝佳的生态旅游资源,让“诗”和“远方”在四川越走越近。
号角声声响。 四川描绘了四川文旅产业发展的美好蓝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南充文旅依托阆中古城、 朱德故里两个5A景区龙头带动,聚焦“建设文化旅游强市、以打造全省文化旅游副中心”为目标,加快建设天乐谷旅游度假区、阆中赛城、升钟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 “十大文旅项目”,大力实施党建引领、文旅融合、文艺出彩、保护传承等九大行动,将南充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红色文化旅游、三国文化旅游、丝绸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古城文化旅游目的地。
“诗和远方”在南充独树一帜。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不是相加的关系,而是相乘的关系。阆中古城大型移动实景演出———《阆苑仙境》,以南津关古镇为剧场, 在演员的蚕桑劳作、书香剪影、古琴演奏中,让观众融进夜色、穿越时空,它已成为四川文旅深度融合的一大亮点。 除此外,蓬安县相如镇的“百牛渡江”,也是我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春风绽放花千树,文旅融合谱新曲。在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的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入围作品名单中,南充市音乐类作品《亮花鞋》成功晋级全国决赛,成为四川省入围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的唯一作品;4月7日,全国第十届中老年合唱艺术节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南充市文化馆云霄合唱团演唱的《茨岗》《大漠之夜》, 获得此次艺术节比赛的最高奖金奖,同时市文化馆云霄合唱团还荣获组织奖等;阆中市入选“首批天府旅游名县”。
……
窥一斑而知全豹。
2019年五一节期间, 全市共接待游客387.5万人次, 同比增长42.3%, 实现旅游总收入18.76亿元,同比增长44.3%。
五大名片 唱响南充
春风染绿嘉陵江, 华章奏响南充城。
南充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必须坚持文化搭台、 旅游唱戏, 做响“将帅故里·红色文化”“历史名城·三国文化”“中国绸都·丝绸文化”“印象嘉陵·生态文化”“世界古城·春节文化”这“五张名片”,打造全省文化旅游副中心。
它是一片红色的土地, 写满忠诚和正义。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张思德纪念馆,阆中红军烈士陵园,刘光友旧居, 升钟寺起义纪念馆和战斗遗址,顺泸起义遗址,南充市烈士陵园……它们在作证!
它是三国文化之源。1993年,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及国内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在南充举行 “三国文化国际学术交流会”,海内外专家一致认为: 南充是陈寿的故乡, 陈寿《三国志》是三国文化理所当然的源头, 南充是三国文化当之无愧的发祥地。除此外,张飞在阆中镇守达7年之久,汉桓侯祠至今魏然屹立,成为三国文化游的璀璨明珠。
它是中国著名的绸都。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发源地, 四川是中国丝绸的发源地, 而南充是四川丝绸的发源地。 南充是西部地区唯一一个获得“中国绸都”称号的城市。南充丝绸博物馆,自2015年开馆以来,每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 至今累计接待游客约100万人次。
它是嘉陵江身段最柔美的地方。不必说三面环水、 四面临山的阆中古城, 也不必说中国最浪漫的休闲家园嘉陵第一桑梓,更不必说朝发青居、暮宿青居的世界地貌奇观嘉陵第一曲流……当年吴道子挥毫泼墨, 三百里嘉陵风光图就惊现世人面前。
它是春节的故乡。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16757号行星命名为 “落下闳星”。“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种暑相连。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很多人,从小就会背。把二十四节气纳入中国历法体系的, 正是首批四川历史名人之一、 阆中人落下闳。他被称为中国的春节老人,阆中成为春节发源之地。
……
川东北这片土地,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南充市委“155发展战略”和“南充新未来·成渝第二城”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华美蜕变。南充文艺羽化成蝶,《丝路驼铃》《龙门传说》等45个剧(节)目荣获国际金奖和全国、全省一、二等奖。国际木偶艺术周、嘉陵江合唱艺术节、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品牌,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赞誉为“西部地区独有的文化盛会”。
南充文化被世界聚焦, 川北大木偶“熊猫队长”作为主角,登上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舞台, 向全世界发出来自中国的邀请。川北灯戏《跳蹬》参加新年戏曲晚会,民俗舞蹈《亮花鞋》登上央视春晚……
南充首届文旅大会召开在即,南充文旅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黄金机遇期。 它将瞄准经济文化发展大势,通过做响“五张名片”,启动文旅产业新引擎, 加快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努力把南充打造成吸引八方宾客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全省文化旅游副中心。在第九个“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按照相关安排,5月19日,我市九县(市、区)和各景区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惠民活动。
中国的嘉陵江,诗意的嘉陵江,它如一块温润的玉石, 滋养着人们的灵魂。而南充正张开腾飞的翅膀,在嘉陵江上空翱翔。(作者:中共南充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南充市文物局局长 赵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