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0-02-25 | 人围观
新京报讯(记者 郑艺佳)李延(化名)是武汉当地旅游企业的一名管理人员,也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留在武汉的普通人。在“居家隔离”的34天里,本该在父母膝下尽孝、在办公室里忙碌、在出差路上奔波、在球场上跟朋友一较高下的的李延,都在做些什么呢?
“这是一座让我无比陌生的城市”
进入2月下旬,武汉的天气依然在多云与小雨中来回摇摆,正如南方过去的每一个冬末和初春。李延仔细数了数,今天已是他居家隔离的第34天了。
李延是一名武汉当地旅游企业的员工,也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留在武汉的普通人。
其实,李延注意到新冠肺炎疫情迹象的时间并不算晚。2020年元旦期间,在一位医生朋友的提醒下,李延便囤了几十个口罩。只是,那时的他尚未意识到此次疫情的严重性。马上就要春节了,李延想回老家陪陪父母,初五去武汉归元寺拜拜财神,初六在家好好歇歇,初七收拾收拾就上班。
疫情初期囤的口罩和护目镜,成为了家里最宝贵的物资。
1月20日前后,李延看到很多微信群里都在说疫情的消息,警觉了起来,赶紧又买了几百个口罩,并叮嘱亲戚朋友和同事不要大意。
1月21日,李延的公司正式放假。
1月22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专家组判断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主要与武汉相关,已经出现人传人和医务工作者感染,存在一定范围社区传播,疫情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
1月23日,武汉“封城”。
在得知疫情状况后最初的那几天,李延是崩溃的。医院的消息、试剂盒的消息、病患的消息……各种信息纷至沓来,武汉仿佛在一夜之间被藏在了严实的口罩下。他刷新闻、刷微博、看书、看剧,频繁与同在武汉的朋友相互问候,不断提示异地的朋友注意防护。疫情的发展、由来以及控制措施,成为了李延每日最关心的事情。
小区绿化不错,但没人下楼。
“一座一千多万人口的城市被按下了暂停键,从窗户望出去,看不到一个人、一辆车,这是一座让我无比陌生的城市。”李延说。
空荡荡的马路。
疫情过后,文旅项目将会呈梯次逐渐迎来复苏
不过,这种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2月1日,李延的公司通过网络和电话,恢复了正常工作。自此,工作和志愿活动,成为了李延新的重心。
在李延看来,疫情对武汉旅游企业的影响,与国内其他省市并没有太大区别。“行业停摆下,企业预计将失去一个季度的收入来源,甚至于上半年的清明、端午、五一假期都将受到影响;但企业仍需支付财务费用、人工成本、水电等其他刚性费用;大量的退订退款、合约取消、前期对春节假期营销策划活动的支出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企业的现金流。”
另一方面,李延认为,文旅行业是围绕着消费群体展开经营活动的现代服务业,涉及到人群流动与聚集,而此次疫情对人群流动“强制封锁”,消费群体对聚集性活动的恐慌情绪需要一定时间缓解,出游意愿降低。如何调整游客的恐慌心理、恢复出游信心,也给文旅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现在,企业最需要现金流方面的支持,一个季度甚至更长时间没有营收,但刚性支出依旧,如果能够在新增贷款、纾困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将能够帮助旅游企业渡过难关。”
眼下,各地针对文旅企业复工复产纷纷出台了指导文件,从资金、人事、营销宣传等各个层面提供帮助;有些景区率先恢复活力,号召游客有序安全游览;不少文旅企业接到了游客的咨询,询问下半年的旅游产品……李延对文旅行业的韧性抱有极大信心,疫情过后,文旅项目将会呈梯次逐渐迎来复苏。
超市里的阿姨和搬货的志愿者,“都是最可爱的人”
疫情结束后,李延想要“四处看看”。“我想去恢复最快的文旅企业实地看看,学习他们的做法。”李延告诉新京报记者。
若按照原计划,李延在春节结束之后工作任务排得满满当当,已经有好几个项目在不同维度上的合作,都已进入了深入阶段,正等待一锤定音。
不止李延所在的企业,这次疫情给整个文旅行业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曾有从业者开玩笑说,旅游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不过李延并不完全同意这一观点。他说,在同样的危机中,各企业应对能力、抗风险能力以及风险过后的修复能力仍有非常大的差别,在任何行业中都应努力做到头部,不然很容易在风险中被淘汰出局。
在采访的最后,谈及个人感受时,李延说这样一句铿锵有力的话:“人民群众是最可爱的人,要热爱人民,要依靠人民。”
后备箱装满防护服和护目镜,准备送往医院。
此前,为帮助一家医药企业完成物资运输,李延参加了两次志愿活动。在调度中心的指挥下,志愿者们帮助完成上货、卸货、运输等工作,在仓库、运输路上和医院、社区之间奔波。志愿者的热情给李延留下了深刻印象。有坚持每天出勤的志愿者,有兄弟二人、夫妻二人同时报名的志愿者……有时直到夜里十点、十一点,志愿者仍在整理捐赠的医疗物资。
还有一次去采购食品时,切肉的阿姨一边“絮絮叨叨”地提醒李延戴好手套再出门,一边不断安慰着他“不要担心、都会好的,武汉很快又会哪里都是人”。
正是人与人之间这样一点一滴的碎片,让疫情下的寒冬重新温暖了起来。春暖花开的日子,正在走近。
新京报记者 郑艺佳 图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