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0-02-21 | 人围观
生鲜作为消费市场一个极其特殊的品类,被誉为电商的最后一片蓝海,在过去的十多年中,生鲜行业也一度成为资本扎堆的赛道,从电商到O2O,再到如今遍地开花的生鲜新零售,生鲜零售一直处于一个不明朗的局面,多次的模式更迭依然未从根本上解决成本高、损耗大、盈利难的行业痛点。
10月31日,苏宁小店APP下属互联网买菜业务,苏宁菜场正式在北京上线。同一天,占地2100平方的苏宁生鲜冷链加工中心开仓,围绕社区用户,更多的1小时场景生活圈搭建完成。
苏宁菜场,全链路重构生鲜消费
纵观目前的生鲜零售行业,新物种与新模式多元开花,但落到实际的消费场景,依然面临着密度不高,渗透能力不强的难题,导致用户体验很难实现升级。在苏宁菜场北京“开仓仪式”了解到,苏宁菜场与遍及全国各地的苏宁小店业态实现生态上的协同,从场景、流量入口层面实现商品、服务能力的高密度渗透,以来保证售前售中售后全链路的服务能力承载。
与此同时,与大部分超级物种不同,苏宁菜场除了APP与门店两大流量入口之外,基于苏宁小店的社区生态属性,苏宁菜场在场景的构造方面通过流量的去中心化、私域流量经营将苏小团、苏宁推客等流量矩阵以触点网格化的思路深入落地来弥补生鲜零售的低渗透率,实现对辐射范围内的全维度渗透。
除了全场景、多元化的流量经营方式之外,苏宁菜场还借助苏宁独有的O2O能力实现了对生鲜零售的融合运营。在线上,有移动端应用、小程序、社区团购等业务,将菜场、预售等新型功能完美嫁接;在苏宁小店,专门设置了菜场商品存储区域,用户在线上完成预定后,可以在回家过程中实现最短路径的门店自提,跑通了“今日定,明日取”的生鲜电商模式。同时,还可以结合苏宁小店、前置仓、物流等优势实现最短路径的配送服务,不仅提升了配送效率、降低了仓储物流成本,还大幅提升了消费体验。
据悉,苏宁菜场首批上线覆盖了慈云寺、通州、马家堡、亦庄等年轻白领群体聚集地,共设30家门店作为自提点。在苏宁小店APP上,菜场功能内已上线时令蔬菜、肉禽蛋品、水产海鲜、新鲜水果四大品类,SKU超过150个。
(图:苏宁菜场页面图)
降本增效,用性价比助力生鲜零售
前端的差异化体现的是后端的能力,苏宁菜场之所以更够建立起多元化的生鲜消费生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业无疑是建立在强大的后端基础之上。目前来说,前置仓模式成为生鲜零售的标配,也是现阶段最佳的解决方案,而苏宁菜场与苏宁小店的生态协同,一方面平摊了前置仓的投入成本,另一方面,门店也具备前置仓属性,这也为苏宁菜场的服务能力奠定了基础。
在供应链方面,苏宁通过基地化、品牌化、当地化和全球化增加商品品类数量,丰富用户的消费选择。目前,仅苏宁菜场,苏宁就将在全国设立八个产地基地,并采用了基地地方政府合作+农村合作社合作方式,更好的实现品控管理还搭建起了极简的供应链,实现了产业互联网的价值输出。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苏宁目前已经搭建起了服务范围更广、适应性更强的智慧物流体系,从冷链到仓储、中转,再到末端配送都为苏宁菜场的快速落地复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菜场落地:苏宁3公里生活圈的闭环
对比来看,相比于目前行业的诸多生鲜零售超级物种,苏宁菜场的商业想象空间则更大,首先是依附智慧零售的商业拓展能力,可以更好的实现对小店业态的导流,增加用户的商品选择,无形中贯彻了苏宁线上线下互相导流的运营逻辑。
同时,苏宁菜场的用户可以更好的对接苏宁小店的帮客、金融等服务,极大程度地减少每笔订单的交互成本,进而将更多成本费用用于商品品类的扩充,商品质量的提升,产品价格的让利,这无疑是良性循环的生态价值。
站在苏宁小店的角度来看,其作为苏宁全场景零售中离消费者最近的一环,目的是构建一个基于社区智慧生活圈,承载消费、生活等一揽子的服务。截至目前,全国范围苏宁小店门店达到了5000多家,以3公里为半径划分服务范围,已经覆盖了超过71座城市、25000个社区、7500万用户。而生鲜作为社区消费的最核心品类,必然是这一生活圈的重要补充,苏宁菜场的落地,不仅完善了生态圈的服务能力,更是实现了生态圈的商业闭环。
据介绍,苏宁卖场在北京落地之后,上海也将快速落地,一线城市实现快速的落地后,苏宁菜场将在全国苏宁小店辐射区域内快速复制。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大规模的落地,苏宁菜场与苏宁小店、智慧零售生态的协同能力将进一步释放,这无疑将彻底改变生鲜领域的经营方式,加速行业的新一轮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