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投诉 | 联系我们 | 关注微信 要闻日报 - 要闻日报是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你的位置:头条资讯

危机并存:2003年非典期间的北京商业百态

来源:2020-03-19 | 人围观

  今天是2020年02月02日,是难得一见的对称日,本应是一个直接纪念或庆祝的日子,但微博上的热搜却是#只想过个普通的20200202#。

  这个2020年的开头太糟糕,众多网友纷纷表示希望重启2020年。

  受“新冠”疫情影响,各行各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对“客流即生命”的实体零售商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举步维艰的寒冬,抗击疫情,成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全面战争。

  当前,“新冠”疫情前景尚不明朗,市场活动何时回归常态亦尚不可知,但对比来看,此次疫情的发展轨迹却与17年前的“非典”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虽然无法重启2020年,却可以回顾2003年,当年的一些“正确答案”,如今或许也依然适用。

  01 “非典”疫情期间的北京零售业

  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零售业是受其影响最深、最直接的领域之一。

  2003年4月至6月,是北京“非典”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北京市各大商场的客流量明显减少,销售额比同期大幅度下滑,但以销售食品和日用品为主的超市却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4月份北京的19家百货商场零售额同比下降17.6%,比3月份下降了26.7%。与此同时,物美、美廉美、家乐福等14家超市4月份共实现零售额10亿元,同比增长20.3%。

危机并存:2003年非典期间的北京商业百态

2003年,北京市一家超市内货架空空如也

  北京市零售业受“非典”冲击严重,但大多零售企业对于恢复前景大多是谨慎乐观。在此期间,北京百家商业企业联合发出抗击“非典”宣言,该宣言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保护顾客、保证供应、真诚奉献、依法经营、便民利民和互助合作。

危机并存:2003年非典期间的北京商业百态

  进入5月,“非典”疫情走势达到顶峰,随后迅速衰落。同时,五一黄金周因“非典”疫情被取消,使得5月北京大型百货商场销售额相对于4、6月有一个明显下降。  

  从对双安商场、西单商场、东安市场、贵友大厦、百盛购物中心、燕莎友谊商场6家商场的销售情况统计分析:4月30日至5月5日6家商场假日期间累计零售额同比大幅度下降,降幅最大的东安市场下降90.3%,降幅最少的百盛购物中心也达52.4%。

危机并存:2003年非典期间的北京商业百态

数据来源:商业时代(半月刊)总第247期

  “非典”疫情稳定之后, 消费者被抑制的消费需求迅速膨胀, 因此, 在6月份以及之后的时间里, 又出现了消费反弹现象, 被专家称之为“报复性消费”,北京市百货大楼、新东安市场、西单商场、城乡贸易中心等一些大型商场日客流逐渐回升,销售额也逐渐走高。

  总体来看,在“非典”疫情期间,北京大型百货零售商场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表现为客流量骤减;其次表现为销售额大幅度下降;三是部分商场停业;四是商场的资金流出现严重问题;五是费用增加,效益下降;六是商品销售特点明显。

  从应对措施来看,在疫情初期,北京百盛购物中心迅速启动了危机管理,想尽办法节约各种开支,控制现金流,北京赛特购物中心出台了一些列措施竭力确保员工健康和顾客的安全购物。

  在疫情后期,北京多家百货商场都在寻觅促销时机与方式,中友百货、华联商场率先启动打折策略,抢占了重新激活的消费市场。

  02 “疫情”风暴中的餐饮行业

  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复合性极强的产业,其中餐饮业态是其比不可少的一部分,也被誉为购物中心必不可少的“客流引擎”。

  受到当前的“新冠”疫情冲击,餐饮业无疑进入到了举步维艰的“寒冬”之中。

  无独有偶,在“非典”期间,北京市的餐饮业亦是受“非典”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行业,居民外出就餐明显减少,加上境内外游客人数骤减,在2003年4月下旬以来,相当多的餐厅停业甚至转让。  

  在整个餐饮行业市场低迷、经营停滞的情况下,肯德基、麦当劳的连锁店却是顾客盈门。

  具体来看,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在“非典”疫情传播期间实行比平时更为严格的卫生操作制度, 使消费者对其消费环境感到十分放心, 这也是他们能在“非典”期间保持顾客盈门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麦当劳更是加大外卖送餐量,各餐厅增派员工为社区、医院、办公楼等场所的人员提供免费送餐服务,并特别拨款 50 余万人民币,购买了 50 多万个口罩,向顾客免费赠送,同时还提供预防“非典”的常识宣传单,借危机时刻树长远形象。

危机并存:2003年非典期间的北京商业百态

 

  肯德基还采取了敌退我进的“攻势”,从4月21日至5月8日,肯德基接连在北京开设了3家新店。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2003年4月中旬的一次调查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关非典型肺炎的数据性资料,在调查中显示,“非典”疫情对不同类型的餐厅客流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减幅最大的高达80%,最小的只有2%;大部分餐馆的客流量减少了30-49%,普遍来看,餐馆名声越好,受到影响越小,调查还发现,餐厅外卖大幅增加。  

  此外,之前一直推行不下去的分餐制在“非典”疫情期间逐渐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北京人之前不能接受的一人一锅制火锅也大受欢迎,其中作为代表的呷哺呷哺正是在此时真正崛起,其创始人贺光启在1039北京交通广播里打出广告“一人一锅,非典染不上”,“今天你呷哺了吗?”,使得呷哺呷哺一时声名远播。

危机并存:2003年非典期间的北京商业百态

  03 拿出勇气,拥抱未来

       做好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  

  进入后“非典”时期,人们对于疾病的恐慌和紧张的心态正在逐步减轻,据北京青年报“非典过后你最想做的事”的调查发现,有87.8%的被访者“非典”过后最想做的就是逛街购物。

  而回到此次“新冠”疫情中来看,错过春节黄金周的消费者长期宅在家,在疫情过后,必然会出现强烈的消费反弹,市场购买力势必必会重新激发出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也是中国零售业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此次疫情给购物中心带来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即期冲击,也需要关注其滞后性影响。

危机并存:2003年非典期间的北京商业百态

  中国商业联合会创新分会会长红建军认为,购物中心中的影院、书店、儿童早教、教育培育等业态以人群聚集为特点,短期内很难恢复到疫情以前的水平,如何重振消费者信心,让顾客重新回到购物中心,这将是购物中心管理者和商户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总体而言,这将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  

  对于备受冲击的实体零售也来说,企业应该积极采取自救的措施,而不能消极等待政府出台政策,无论是靠预见力还是应变力,不同时期的从业者也拿出了的不同“药方”。

  在“非典”疫情期间,北京市各大商场也采取了诸多自救措施,如通过现代化的管理及新技术的应用构建零接触购物的渠道;利用经营淡季的时机,进行内部装修、机构调整、养精蓄锐,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销售额较低的楼层暂停营业,以减少水、电费用的支出;针对消费者心理的变化,提前策划营销方式,进行商品结构的调整和营销模式的重新定位等。

  而在此次“新冠疫情”当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新的突破,比如,花样年商旅文着眼未来,创立“营销专项扶持基金”,用于通过营销推广手段精准扶持品牌商户,以“让利”思维保障业绩回升;龙湖商业、印力集团等开发商也开始在旗下购物中心推出线上购物外送服务。

  任何危机不仅仅是一种威胁,在其背后更是隐藏着潜在的商机和可能的发展机遇,如在“非典”影响下,驾车出行成为彼时最安全的出行方式,一大批观望者提前“出手”,汽车消费市场交易情况不降反升。

  时势造英雄,“非典”也加快催熟了淘宝、京东、国美等线上购物平台。那时阿里巴巴的业务主要是to B,马云敏锐地觉察到,网络零售将成为人们的刚需,5月10日,淘宝上线了,打开页面醒目地写着:“纪念在‘非典’时期辛勤工作的人们。”

  疫情不仅对消费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商业模式、行业发展趋势进一步产生影响,可以预见的是,无人零售迎来巨大机遇、社区商业再遇新契机、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而伴随5G的到来,或许会有更多新领域得到迅速发展。

  此时,北京鼠年的第一场雪已经降临,请相信,春天也将不远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