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投诉 | 联系我们 | 关注微信 要闻日报 - 要闻日报是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你的位置:头条资讯

张梅颖:跨越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来源:2015-11-13 | 人围观

经济总量虽居第二,但是人均GDP在国际排名中还在80名左右。按照联合国的新定标准,我国贫困人口还有2亿多,要完成十三五贫困县全部摘帽,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还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矛盾复杂多变,尤需增强定力。此时,重温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理论,坚持正确的战略方向,营造国际、国内良好环境,才谈得上制度创新。新中国成立六十六年来,我们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的历史性进步最大手笔,应该是邓小平驱动的改革开放。在本届论坛“制度创新”的主题下,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回顾当年总结经验汲取精髓、坚定信念,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必修课。我想讲三个基本观点:

第一,深刻认识什么是国家利益。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之举,吸引了举世目光,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在中美双方意识形态严重对立的情况下,邓小平以国家利益为重,打破冷战坚冰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健康发展,借助美国的影响力,最大限度地争取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回归世界潮流的积极态度。

邓小平年谱如实记载了他在西方世界表达的清晰理念,他说“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战略利益出发,着眼自身长远战略利益,同时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上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语言平实,意义非凡。“承认差别不去计较”,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跨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的一小步,也是改变世界格局、推动国际合作、汲取人类文明成果的一大步。

面对美国总统的祝酒,邓小平又说,“我们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但是两国政府都意识到两国人民的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利益,要求我们从国际形势的全局,用长远的战略观点来看待两国关系。”这些高瞻远瞩、胸襟宽广的箴言,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成功访美后又出访英国,建立了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为西方大国,英国率先抛弃对中国政治偏见,在全球产生重要影响,舆论更称“中英关系进入了黄金时代”。这是习近平继邓小平访美之后又一个创造历史之举。

第二,大胆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当年随着中国和西方国家建交,中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邓小平认为,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决策。1965年1月,他说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本世纪内不能变,下个世纪前50年也不能变。50年以后中国同外国在经济上将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怎么能够断得了呢?在邓小平看来,对外开放不仅是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也包括学习现代文明的成果。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中明确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因此我们不照搬三权分立的模式,而权力制衡的思路和措施,舆论监督的办法包括新闻立法,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等方面,都是帮助我们进行制度创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借鉴。

第三,正确判断时代发展主题。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对时代主题的正确判断,全党全民一心一意搞建设谋发展,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成就,为今天构想和实施更长远的战略提供了坚实基础和综合国力。但是我们要清醒,经济总量虽居第二,但是人均GDP在国际排名中还在80名左右。按照联合国的新定标准,我国贫困人口还有2亿多,要完成十三五贫困县全部摘帽,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还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就任以后的首次外出考察选择了深圳,笔架山上的邓小平塑像,见证了让中国民众内心踏实的历史瞬间。前后35年的改革开放在这里焊接在一起,大音希声,无需多言,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庄严承诺。

由此,我们对邓小平嘱咐的“基本路线要一贯百年”应有充分信心,“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是邓小平的嘱咐,也是十几亿中国人的集体意识,我们始终坚守,无疑将带来国际社会更多的信任。

注:11月13、14日,近百名来自全球各地的重量级嘉宾将汇聚深圳大梅沙,在第二届大梅沙论坛期间进行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本文为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原第一副主席张梅颖在论坛上的发言,根据速记整理,未经作者审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