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5-11-16 | 人围观
美俄的“脑洞冷战”
上周,俄罗斯总统普京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不惜一切代价,恢复与美国的核均势”。
摄像机镜头扫过一位俄军大将手里的报告书,高清画面里可以看清上面的许多内容。上面赫然描述了一种可怕的武器——从核潜艇中发射的巨大鱼雷,带着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一头扎进纽约港,水中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沉降随风飘撒,把整个美国东海岸变成个沉寂的废土……
这位大将同志手里的报告书脑洞突破天际
如果这个报告不是出现在一位大将手中,而场合又是普京亲自主持的会议,恐怕肯定会被当做笑话讲。
类似的设想其实历史上早就有过,1953年,苏联研制第一型核潜艇“红十月”级时,正处于“核武器炸平一切”的狂热之中,因此计划研制一种直径1.5米,射程50公里,战斗部当量高达1500万吨的核鱼雷,这就是T-15型鱼雷方案。当时设想在“红十月”级的前部只安装一个鱼雷发射管,凭着核潜艇的高速性能和无限续航力,攻击敌方沿海目标。由于当时没有突破美国反潜网直接攻击美国东海岸的把握,因此T-15鱼雷当时设想的攻击目标主要是巴拿马运河。
T-15型核鱼雷
60年代,研制当量高达1亿吨的“赫鲁晓夫炸弹”的时候,苏联科学家们再“脑洞大开”,又想到了鱼雷。这次他们打算在美国近海引爆装载“赫鲁晓夫炸弹”的巨型鱼雷,甚至在大西洋上也可以,一亿吨当量的水中核爆炸会形成横扫美国东海岸的海啸,而且还带有强烈的放射性。
幸好这种可怕的设想直到冷战结束也没有变成现实。但今天的俄罗斯居然要复活这个计划!而且还能上总统主持的会议讨论!……这简直是难以置信不是吗。
普京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稍后承认这是一次泄密事件,这更是让这件事听起来像是真的。
在这儿,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会不会是普京的战略欺骗,且分析这一页报告的内容。
报告本身的内容我们此前已有报道,让我们看看能从中解读出什么。
这枚鱼雷的直径是1.5米,长度不明,参考当年T-15的设计方案,其长度应该在23米左右。
局部放大,勉强能看清报告书上的文字
有媒体说这个鱼雷是“核动力”,理由有二,一是鱼雷标注作战距离为10000公里,二是图上有一个标注看起来像是俄文“反应堆”。笔者请教了观察者网美女俄文翻译,她认为虽然那个词的首字母似乎是俄文“р”,对应的拉丁文是R,倒是和“反应堆”Reactor一词开头一样,但“核反应堆”或者“核动力系统”的词组光是从长度上就和这个位置的这个词组明显不一样,显然不对。而另一方面,现在的技术条件下,要在一个1.5米直径的弹体内装上一套大功率的核动力装置,还是天方夜谭。除非是采用当年卫星上的衰变电池,然而那样产生的动力非常小,根本不可能实现图上标注的56节航速。至于一万公里,应该注意到这页报告是作为一系列报告页中的一页,应该每一页都是一种新概念战略打击手段的简介。那么我们可以推测,这一页的前一页也许是:“白杨导弹,射程8000公里”这类描述,也就是说这个“射程”,不是指鱼雷本身的射程,而是整个作战系统的打击范围——即俄罗斯主要核潜艇基地与目标之间的距离。
那么这枚鱼雷的射程该是多少呢?
从鱼雷的长径比和剖视图来看, 这应该是一枚热动力鱼雷。苏联1956年研制的53-56型533毫米热动力直航鱼雷射程是在50节航速时达到8公里;而上世纪90年代服役的UGST型鱼雷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射程提高到50节航速时40公里,为50年代水平的5倍。
那么我们已知1953年苏联T-15鱼雷方案直径为1.5米,射程为40节航速时40公里。那么今天的新型鱼雷射程就应该是40节航速时200公里左右。
按照报告书的说法, 新型鱼雷的最高航速56节(105公里/小时),那么其射程也起码在150公里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书中称呼这件武器为“多用途水下系统”,也就是说,投送战略核武器只是这种武器的任务之一。
那么它还有什么用途呢?
事实上,俄罗斯前几年就有相关论文提出,现有的水下无人航行器(UUV)系统一般采用在艇外挂载的方式携带,这容易导致一系列问题,比如在发射前无法进行检查,附着在潜艇上的UUV在航行时增加潜艇噪音,增大阻力,限制潜艇机动动作……等等。
由此,当时就提出研制一种艇内发射的UUV。有意思的是,进过研究后,提出的直径就是1.5米。
俄“亚森”级核潜艇内部构造推测图,最下方为“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在“亚森”级上安装1.5米直径,20多米长的鱼雷发射管,再加上备弹总共长40多米,可以想象潜艇前部的空间会拥挤成什么样子
“亚森”级内部结构推测图,或许可以在中部垂直发射器位置安装巨型“龟背”安装“垂直发射”鱼雷……不过这就有点“脑洞大”了
一般来说,UUV系统采用电动,但又有谁规定UUV不可以使用鱼雷的动力系统,具备高速航行能力呢?
结合上述信息,我们可以推断,这种新型鱼雷,或者叫UUV系统应该是兼有高速、低速航行能力,可以兼顾通常UUV执行的水下探测、侦察、谍报任务和攻击任务。它可以被形容为采用鱼雷动力系统的UUV,也可以叫做用途非常广泛的鱼雷。
攻击任务领域,这种鱼类还有可能具备“核常兼备”特性——射程200公里的尾流制导超重型鱼雷如果要用来攻击航母,也是很可怕的。当然,潜艇凭借自身的声纳系统恐怕很难发现200公里外的目标,但如果考虑到卫星和其他手段提供的目标指示就不一样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俄罗斯要在核潜艇上搭载6枚巨型鱼雷,而不是如当年“红十月”级计划中一样只带一枚。
不过,虽然上述说法似乎有道理,但这种巨型鱼雷显然也有它的问题。
最突出的是,这种鱼雷太大,导致潜艇只能执行单一任务。这是一种长二十多米的鱼雷,比现役533毫米鱼雷大的不是一点半点,潜艇如果装载了这种鱼雷,其艇首肯定无法布置传统鱼雷管,这将让核潜艇失去了自卫手段,只能纯粹依靠巨型鱼雷作战。如果只把它作为增强潜艇水下态势感知能力的UUV使用,或许只要一个发射管,携带一枚就足够了——按照俄罗斯相关论文的说法,装备了激光信标的UUV是可以回收的,只不过潜艇需要上浮到潜望镜深度来执行回收作业。
美国和苏联在重型鱼雷方面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鱼雷武器尺寸上限问题上达成了殊途同归,俄罗斯研制了650毫米鱼雷,而美国“海狼”级配备了直径660毫米的鱼雷发射管(但使用的还是533毫米鱼雷,只是为未来鱼雷尺寸进一步加大留了余地)。这说明在当时就已经对鱼雷在实战中实际有效射程有了判断。1.5米直径的鱼雷显然远远超越了这个上限,它的战术意义到底在哪里,恐怕还难讲。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要去攻击纽约,意味着俄罗斯潜艇必须要穿越北约和美国层层设防,一路过关斩将。也许计划改造的核潜艇中,那艘“亚森”级潜艇还有希望做到这一点,但那艘“奥斯卡2”级应该是完全没希望的……
冷战时期,格陵兰(G)-冰岛(I)-英国(UK)中间的GIUK缺口成为了对苏联核潜艇的防线,建立了大量的水下声波监听系统(SOSUS)
或许,这是俄罗斯在反舰弹道导弹受到中导条约限制的情况下,研制的一种反航母“杀手锏”武器,为了回应普京总统“不惜代价恢复核平衡”的要求,而为它又设计了携带核武器攻击纽约的特殊功能?
这似乎是一种说得通的解释。只不过,这就意味着现在这种“战略核鱼雷”还只是一个概念方案。也许它能按计划在2019年进行测试,但十有八九,普京不会专门研制一种“战略鱼雷核潜艇”的,因为比它有效的办法实在是还有很多。最基本的,是制造更多的核导弹——俄罗斯现在的核导弹存量可是比当年条约规定的数字少了很多。但大家都知道普京囊中羞涩——那凭什么造“战略鱼雷核潜艇”他就有钱了呢?
大洋彼岸,美国这边也传出消息,美国将开始研制新一代洲际导弹,据称这将是一种陆基机动式洲际导弹,采用公路机动。不过也有“脑洞大开”的“末日地铁”设计。基本上来说,这个设计也毫无新意,直接就是把当年的公路机动的“侏儒”和铁路机动的MX导弹复活也能过实现同样的效果。
其实问题还是一样的——有钱吗?美国国会都已经计划把“民兵3”延寿用到2075年了——百年轰炸机算什么,美国要有百年导弹!你说他们有钱吗……
所以,本周中美、美俄间这点事儿,总结起来,就告诉我们一件事:今天这个世界,真的是连“冷战”都已经打不起啦,大家就将就点,“凉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