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6-06-01 | 人围观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意思是说,明白道理有先有后,学业各有专门研究。
作为一名实习学员,笔者参与了《前进报》今年开设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老战士访谈录》特别报道专栏的撰稿和编辑工作,深切地体会到,办“访谈专栏”也是报纸一种专门的“学业”,需要深入研究、努力钻研,这样办出的栏目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
一、专人定栏,落实“五定”要求
按照中宣部和总政统一部署,前进报社编委会从筹划抗战70周年宣传“大盘子”时,就敲定了从7月开始在一、二版推出《抗战老战士访谈录》特别报道专栏这个“小盘子”,每周发一篇稿。
在前进报社的编委会对《抗战老战士访谈录》特别报道专栏的策划总体定位后,交由政治工作编辑室具体负责落实。他们提出具体方案后,再放到全社讨论,最后由总编室编辑落实到版面。考虑这个专栏采访的难度,总编室多次召开例会,成立由3名同志组成的“访谈组”,按照“五定”方针:一定采访人,二定被采访人,三定交稿时间,四定稿件字数,五定写作风格。先定采访人和被采访人。前7篇访谈,由平时掌握情况全面、采写经验丰富的社内人员操刀,后两篇访谈交由具有较强写作功力的部队通讯员完成。被采访者,则从军区确定的61位抗战老战士中遴选9人。后定交稿时限、字数和写作风格。要求稿件的采写者提前一周交稿,篇幅一般限定在1100字以内。同时,规定每篇访谈配有“人物档案”和人物近照,从而使这个访谈专栏一面世就达到了既出新又出彩的宣传效果。
二、专门对象,抢救性的采访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抗战老战士访谈录》特别报道专栏,不同于平时其他访谈类专栏的经营,具有特别重要的思想意义。因此,我们把明确其思想基调放在首要,旨在通过讲述那些饱尝过流血牺牲、生离死别的老战士对战争的理解,引起读者的思想共鸣,借此为新一代青年官兵指引航向。
最初,采访者按照既定的采访名单联系抗战老战士,但有些情况始料未及。有个记者准备第二天去采访一名抗战老战士时,却在电话里获知这个老战士已于前一天溘然长逝。闻罢此讯,大家心中满是酸楚,觉得身上的担子又沉重了几分。我们感到,采访那些抗战老兵不仅仅是纪念抗战赋予我们的宣传任务,更是对历史的一次抢救性挖掘。怀揣着这份心理,我们希望用手中的笔更真实地记录下那段血色荣光的历史。
三、专注特色,坚持以例说理
在抗战纪念宣传中,各媒体大场景、大篇幅的抗战老战士专访不胜枚举,却都大同小异,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如何在类似的宣传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和难题。为此,经与专家学者和读者代表沟通,我们最终确定采用事理有机结合的手法,坚持以例说理,以理制胜。
第一篇访谈《英雄,我们民族精神的魂》,就是在这样的要求下产生的。曾送雷锋和郭明义当兵的鞍山军分区原副政委余新元,早年与狼牙山五壮士同在一个团。老人口中讲述的我军官兵在狼牙山与敌人激战的情形,令我们动容。他讲罢战斗经历后,就当今网络上一些人诋毁英雄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看到一个资料,有的国家被‘颜色革命’颠覆政权,就是从戏说英雄撕开思想防线这道口子开始的。现在社会,‘蚊子苍蝇’不少,我们一定要防止被它们叮了咬了。”我们用余老的亲身经历对时下诋毁英雄的现象进行了有力驳斥。访谈稿件一见报,就受到广泛好评。
四、专情文字,不忘内容为王
当下有些报纸为吸引读者眼球,以花哨的版式进行过度的精美包装,却忽视了文字本身的魅力。作为纸媒,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仍应以内容为王。浅阅读的时代,读者更需要触及心灵的深度文章。我们认为,寄情于文字,才是报人应该不懈追求的方向。
访谈不是简单的“访”和“谈”,而是要寄情立意于其中。就像采访抗战老兵,他们身上体现过的战斗精神对我们今天的官兵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文字表述上,应该将他们参加的每一个战例和我们谋求打赢未来战争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对第223医院原副政委奚天增的采访中,我们发现他一辈子没打过仗,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在战场上只是救护伤员、默默无闻地付出,这同样令我们深深感动。“战争年代,不只是上阵杀敌才算干革命,后勤保障也是。只要坚守好本职工作,干啥都是革命!”奚老的这番话,正是对今天的军人履职尽责、忠于职守的最好诠释。真挚的情感往往流转于笔纸之间,无需刻意为之亦能妙笔生花。
五、专心采编,始终保持热情
采写访谈专栏稿件的作者和处理访谈专栏稿件的编辑,都要专心投入,这样才能出好作品、办出好专栏。尤其是对抗战老战士访谈,由于他们年事已高,回忆往事已不那么完整,需要采编人员有耐心和毅力,保持始终如一的热情,不能虎头蛇尾。
平均90岁高龄的中国抗战老兵,讲故事的条理有时不太清晰。采访者要想发掘重要的信息,就要求专心倾听,从老人碎石般的言语叙述中发现金矿。比如,抗战老兵、黑龙江省军区原军务参谋舒士发讲起战例时 思维高度“跳跃”分散,我们就引导老人“聚焦”说得最多的保密工作。老人讲,为防止战时部队吃败仗,平时对保密工作就要做得“相当严丝合逢”。听到这里,我们眼前一亮,让老人对当时部队的保密工作细节做了详尽讲述。最后,我们以《保密平时抓,作用战时显》为题,发表了这篇访谈,网上点击率超过预想。
如今,《抗战老战士访谈录》特别报道专栏已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前进报》7月份“五好”稿件评比中,这个特别报道专栏,被评为“好专栏”。
(作者系前进报社总编室实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