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8-09-07 | 人围观
【原标题:努力打造“河南检察”新名片新品牌——专访河南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顾雪飞】
编者按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贯彻落实大检察官研讨班精神,反映各地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创新发展情况,本报即日起推出“新时代新理念新发展——大检察官访谈”专栏,重点报道省级院检察长对推进新时代检察工作发展的思考、谋划和举措。敬请关注!
今年1月,顾雪飞从鱼米之乡浙江杭州来到中原大地河南郑州,笑称自己从“南宋”来到了“北宋”。采访顾雪飞,也总能听到他把自己对河南检察的各种设想,通过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轻松活泼地表达出来。
没有反贪反渎的检察院,工作该怎么干?
记者:顾检,您好!众所周知,转隶前,自侦工作一直是河南检察的一张名片;转隶后,没有了这张名片,对河南检察干警来说,意味着什么?
顾雪飞:转隶就是转机。河南曾是自侦工作大省,转隶对河南检察的影响很大。我在早前的调研中,发现不少检察干警包括一些领导干部,一度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是好。我认为,这首先是一个理念转变的问题。河南检察既要一张蓝图绘到底,更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把握新机遇、新挑战。
新时代,就是要与时俱进谋新篇。张军检察长在大检察官研讨班上提出的“检察工作新的时代坐标”,河南省委召开十届六次全会提出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为河南检察认清当前形势和把握今后发展定位提供了有力指引。
我认为,人民检察院自诞生之日起,主责主业就是法律监督,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回归初心、回归主责主业,把党和人民交给我们、宪法法律赋予我们、而我们还没有全面充分履行好的职能做实做优做强做好。如何回归?核心是“四轮驱动”,即做优刑事检察、做强民事检察、做实行政检察、做好公益诉讼,要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大家看到,没有反贪局反渎局,检察机关照样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只有以变应变,检察工作才能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
记者:为实现这一目标,您心里是否有一张计划表和路线图?
顾雪飞:认真落实张军检察长提出的“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总要求,以理念变革引领检察工作创新发展,进一步理清河南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思路,力争从检察工作的“大省”发展成检察工作的“强省”。
今年两会期间,我拜访了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单独听取他们对河南检察的印象。代表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点出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监督工作中的水分问题、部分案件办理中的不规范问题以及队伍建设中的纪律作风隐患问题。我认为,这是局部影响全局的三大问题。
有问题就要改。怎么改?我感到要抓住“坚持理念先行、解决突出问题”两大基础性、关键性环节。我们提出要在“更加旗帜鲜明讲政治,更加自觉主动顾大局,更加积极从容看转隶,更加坚定推进专业化,更加主动拥抱智能化,更加开放理性谋共赢,更加从严从实正检风”七个方面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同时,持续深入打好“挤水分,重规范,强纪律”这三场河南检察自身建设的硬仗。
转型发展就是解决“三个不平衡”
记者:据我们了解,短短数月,河南19个市分检察院,您已经跑了17个。根据您掌握的调研情况,您对河南检察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顾雪飞:我们河南检察人吃苦耐劳、奋力争先,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河南检察工作特别是基层工作,一些院丝毫不亚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比如,郑州市金水区检察院积极推动智能化建设,努力实现用20%的人力办理80%的简单案件、集中80%的人力办理20%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很好地解决了案多人少的难题,同时又能把案件特别是疑难复杂案件办得很漂亮,令人印象深刻。我当场就要求大家,今后学习推广智能化,要注意总结推广金水区检察院等身边的样本!
记者:张军检察长提出,过去检察工作以反贪为主、为重,导致反贪与其他工作不平衡,并由此派生形成“三个不平衡”,对此您怎么看?河南检察将如何破解“三个不平衡”?
顾雪飞:在调研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以前的自侦工作大省,河南三级检察院“三个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
如何破解?我理解这是转型发展怎么转的问题。我们提出和推动“四个转”的方向和基本路径:一是转移工作重心,由自侦为主、为重向法律监督“四轮驱动”转变,做优刑事检察、做强民事检察、做实行政检察、做好公益诉讼。二是转型工作模式,由检察机关内部各自为战、分散分段监督向整合力量、一体化合成监督转变;由传统“就事论事”解决表层问题向综合研判、解决深层问题转变;由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监督向协作配合、借力监督转变;由重视数量规模向更加注重监督质效转变。三是转换工作动力,把改革、科技、创新作为拉动检察工作发展进步的“三驾马车”。四是转变工作方式,努力实现双赢、多赢、共赢,更好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人民群众新需求。
记者:“四个转”实际效果如何?特别是模式转型有什么典型事例?
顾雪飞:我举一个例子。今年4月,全省三级检察院同步成立了涉黑犯罪检察组,在捕诉合一的基础上,要求办理涉及扫黑除恶的案子统一一个窗口对外,提前介入、批准逮捕、出庭公诉,包括提出检察建议及后面可能出现的信访,要一揽子到底,终身负责。这样既提升了办案质效,推动了司法责任制的落实,顺应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要求,也为下一步内设机构改革探索了方向;同时要求所有涉黑犯罪案件的定性,均由省检察院统一把关,既加大力度保持打击声势,又严格依法确保办案质量。此举获得了公安、法院、政法委等部门的一致认可。和涉黑犯罪检察组相似,今年同时或相继试水的还有职务犯罪检察组、行政检察组和公益诉讼检察组,三级院全部组建到位。
为人民群众量身定制,检察产品就有好销路
记者:当前,检察机关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就是把做好检察工作喻为向社会输出优秀的检察产品。您认为河南检察应该生产怎样的检察产品?
顾雪飞:张军检察长强调,检察机关要为人民群众、为社会和时代提供更好、更优、更实在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提供优质检察产品,对河南检察来说,实实在在的就是做到“四有一少”,即在改革创新、科技应用、典型案例上有特色有品牌,在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发挥上有实效有口碑,在检察队伍建设上有专家有模范,在争先创优、干事创业上有正气有激情,同时做到队伍少出事、不出事,以铁的纪律锻造铁的队伍。
记者:是不是也可以把“四有一少”理解成为河南检察产品的检测标准?
顾雪飞:可以这么理解。我希望,我们河南检察无论是省院还是市级院、基层院,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这就好比一个企业,没有特色没有品牌的话,在市场上就叫不响;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方面,实现数量、质量、效率、效果的统筹发展,用口碑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在队伍建设上,靠专业水平说话,而不是靠强势靠居高临下;在政治生态方面,应该是充满正气、讲规矩、讲原则、守底线、重程序,人人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同时,用强有力的措施努力实现队伍少出问题少出事。
记者:提到产品,就有个销路问题。张军检察长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要推销好检察产品,他就是我们检察机关的首席“推销员”。您认为如何做好检察产品的推销工作?
顾雪飞:从市场规律来看,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销路一般都不坏。开展检察工作也有相似的道理,要从人民群众需求出发,量身定制。同时,需要我们从检察宣传等多方面着手,让社会各界人士多多了解和支持检察工作。比如,我们今年精选了十大典型公益诉讼案件,向省委、人大报告,向政府通报,向社会发布,赢得了多方支持,效果很不错。
一支好的队伍需要好的执行力
记者:河南检察是个大家庭,作为省院检察长,您最想对大家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顾雪飞: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自信自强自律”,一定要增强检察自信,以高度自信落实张军检察长重自强的要求,同时,一定要严格自律。没有自信,谈不上自强;没有自律,自信自强就无从保障!
记者:自律很好理解。如何做到自信和自强呢?
顾雪飞:人们生病了,为什么会主动想到去医院而不去其他地方?因为医院是专业解决生病问题的。同样的道理,对于检察机关来说,业务不强,监督就没有权威!我们只有充满自信又有本事,用专业化的水准和能力办案,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信赖。让大家在遇到相应问题时,第一时间就能想到检察院。
记者:提到专业化建设,有人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机构和人员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您对此怎么看?
顾雪飞:我赞同这个观点,我们也在这两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内设机构改革前期准备这块,除了在三级检察院同步成立四个专业化检察组,我们还成立了司改工作、检察工作业绩评价、公益诉讼协作、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改革试点工作四个专班,积极推进专业化办案组组建运行。
专业化建设,最关键的是人才建设。我们尤其注重加强和改进培训工作,大力培养检察业务能手、检察业务专家,哪怕是“土专家”也行!比如,下大决心,在全省范围精挑细选400名骨干力量,组织大家分两批脱产参加每期两个月的“全省检察机关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专题培训班”。特别令人欣慰的是,400人里面“80后”占到了九成,他们是河南民行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的新希望。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特别强调执行力建设,这是为什么?
顾雪飞:一支好的队伍一定要有好的执行力。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些工作上面部署了,下面落实落地并不够,甚至有个别地方汇报得天花乱坠,但实际上并没有落实,所以,省院党组一直在强调执行力建设,切实把战斗力焕发出来,努力让业绩没有水分、办案文明规范和队伍纪律作风过硬成为“河南检察”新名片、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