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9-02-09 | 人围观
金华新闻客户端2月8日消息 记者 楼盼
去年10月,我市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启动。两个多月来,全市行政村数量从4457个减少至2865个,调减率达35.7%,300人以下村基本消除,行政村平均人口增加一倍以上。通过行政村规模调整,为金华进一步打开发展空间、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强村富民、改善基层治理、强化基层政权夯实了基础。
探索总结7种并村模式
金东区澧浦镇里蒋村、新埠头村、赵村位于金义南线沿侧,相互距离不超过1公里。去年底,这三个村合并组成里新村。新任村党支部书记施建富带领新班子积极推进村各项工作,里新村面貌在短短一个月内焕然一新,特别是其中的赵村,不仅环境变美了,坏了几十年的老公路路灯也亮了。
在此次行政村调整中,武义县柳城畲族镇金川、清湖、皮子源三个村合并成立金湖源村。在谋划村庄新一轮发展中,新班子将传统古村落项目、旅游景区村庄争创、旧村改造项目当做重中之重。通过党员干部的努力,新村成立仅仅14天,就累计拆除私建寿坟29穴,全面完成上级交办的整治任务。在该村党支部书记邹载平看来,共同的环境、相通的传统、一致的产业,正是金湖源村能快速融合的基底。
在金华,像这样的村庄并不少见。调整前,金华有26%的行政村人口在300人以下。这些行政村规模小、分布散、实力弱,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一大难题。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也产生了农林水基础设施、文化设施等重复建设、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调整行政村规模势在必行。去年初,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农业局联合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课题专题调研,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分别专题听取可行性分析汇报。县乡两级结合大调研,围绕村强民富,通过座谈交流、入户访谈、研讨论证等形式,逐村调研摸底,广泛征求党员群众、“两代表一委员”等意见,分析行政村规模调整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建立必须调、可以调、不能调“三张清单”。在具体实践中,各地围绕村强民富,分析各村的有利因素、潜在优势,考虑文化旅游、农业观光、专业市场、特色小镇等发展方向,探索总结“抱团发展”“做大集镇村”“做强中心村”“以强带弱”“以富带贫”“强化产业带”“特色小镇发展”等7大并村模式,布局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可融度高的行政村,取得显著成效。
优选乡村振兴“领头雁”
有道是,一山难容二虎。何况行政村合并,有的并了还不止两个村,选出让大伙心服口服的“领头雁”是最难的事。就拿义乌市佛堂镇龙溪村来说,该村由六石村、小六石村、骆村和王新村组建而成。新村成立后,原先4个村的领导班子在一起合署办公,想选出一个共同的“主心骨”却很难。“真的难以取舍,因为村干部们都很优秀。”佛堂镇党委组织委员徐小军说,小六石村面积最小,但80后村支书周来来冲劲足,带领村民把乡村旅游干得风生水起;六石村人口最多,今年54岁的村支书丁祥兴办事周到,深得民心……
左右为难时,联村干部傅金艳听到一个故事:两年多前,小六石村要建造一座玻璃天桥,但因该村的林地和耕地大多分散在其他几个村庄,项目推进遇到极大阻碍。后来,六石村村支书丁祥兴主动站出来,帮助小六石村做工作,玻璃天桥最终顺利建成。
有了这份感情在,镇里找到了突破口,镇干部又仔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决定让丁祥兴暂代“主管”一职。对于这一结果,无论村两委班子成员,还是党员、村民代表,都欣然接受。新村成立后,丁祥兴立即着手解决土地政策处理等历史遗留问题,完成土地流转1200亩。他还通过谈心谈话消除干部隔阂,带领新班子围绕乡村振兴积极推进龙溪村旅游产业发展。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行政村规模调整中,我市强化实干导向、拓宽选人视野、严把资格条件,乡镇(街道)党(工)委逐人考察研判,画好村干部政治表现、干事状态、担当作为的“素描像”,并充分运用近年来“红领新青年”储备培养成果,通过深入考察、综合分析、反复比选,把那些讲政治、有本事、群众信赖、作风扎实的人选列为新村班子人选。
为了稳定村调过程中的村干部队伍,我市规定,在换届前,目前所有在职村干部相关待遇都不变,并成立村务工作领导小组、村务监督领导小组等不同小组并暂定主要负责人。目前,全市已基本完成人选排摸,924个新村共排摸出主职干部人选1546名,拟进入新班子人选4745名,其中继续担任村主职干部的1029名。
积极推进新村“二次腾飞”
1月27日上午,针对新川自然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永康市花街镇倪宅新村党支部书记倪成纲带领新村全体干部开展第一次现场办公,村干部都带上“放大镜”去寻找问题,每走到一个点,都会用相机对存在的不和谐的问题进行记录。一个上午的看、听、问,一个下午的分析座谈,新村班子理出了新一年的工作思路。
“倪宅村与新川村合并了,我们必须把短板补上来。”倪成纲表示,村里第一步打算投入400万元开展新川美丽乡村建设,2019年将新村的建设重点转移到新川,对新川的绿化、道路、停车场、菜场、公用充电桩等进行统一规划,争取用一年的时间完成新川的美丽转变。第二步是复制倪宅经验,改变村庄环境,从正月开始集中在新川村开展为期2个月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清理。第三步是利用现有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对新川菜场进行重新规划,投入200万元新建新川菜场,届时至少可实现集体增收50万元。
在浦江县郑宅镇,同样的故事也在上演。镇区的东明、后溪、丰产、枣园、冷水、上郑、五房、东庄8个村均为郑氏后裔,同宗同源。此次调整中,8个村合并成3个新村,并以“东明”“麟溪”“玄鹿”三个江南第一家著名景点命名。合并后,各村的土地、人力、财力及基层治理队伍有效融合,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一周内,3个村就完成了郑宅中心幼儿园16.5亩的土地征用,20天内解决玄鹿山村镇坡地200亩、商业街二期45亩土地征用历史遗留问题。
据了解,为了推进新村“二次腾飞”,我市在项目、经费等方面给予一系列倾斜政策,重点实行“七不变、五优先”,即原村承包关系、扶持政策、建设项目、公益设施、经济合同、享受对象不变,新村建设规划、用地指标、道路通行、项目资金、解决就学优先。启动村级活动场所改造提升行动,改建、修建、新建600个条件相对较差的新村活动阵地。同时,着手编制新村产业发展、住房安置等“多规融合”一体化建设规划,以美丽经济为导向,优化布局结构,建立公共服务标配清单,挖掘历史文化等特色,打造生态业态文态形态社态五态融合、一产二产三产协同发展的众创乡村,让村民看到新村的发展蓝图。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以行政村规模调整为契机,积极推进新村基层组织、“三资”、党群的“三融合”,提前谋划村社换届工作,精准选优配强新村班子特别是村社党组织书记,围绕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做好乡村组织振兴这篇大文章,以行政村数量的调减换取乡村振兴“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