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9-08-17 | 人围观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關注人民網兩會視頻訪談。今天做客訪談間的嘉賓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您好,歡迎您。
包信和: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好。
主持人:不久之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了建校60周年的校慶,請問60年取得哪些重要成就?
包信和:大家知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為“兩彈一星”事業而創立的一所大學, 1958年成立於北京。大學創立以后,很多知名的科學家,包括錢學森、郭永懷、華羅庚都在大學裡擔任重要的教職,而且在培養學生。所以,在文化大革命前的幾年中因為目標很明確,就是為“兩彈一星”培養人才,所以培養了很多國家急需的大師人才。我們也很自豪的,前幾屆,大概是培養了4000多名學生,這4000多名學生,后面統計基本上都奔赴了國家科教事業和經濟建設前線,特別是國防建設第一線,包括西北這樣一些地方。后面也有一個統計,這幾屆學生當中,評上兩院院士差不多有40人,最后成為將軍的有10多人。從這方面反映我們這些學生為國家的建設作出了比較大的貢獻。
后面因為種種原因,從北京搬到合肥去了。到合肥去以后,還是堅持以國家目標為中心的辦學方針。從學校大家經常聽到的,也比較推崇的就是人才培養,特別重要的,值得一提的就是少年班。改革開放恢復高考以后,我們學校當時急國家所急,為國家培養人才,我們辦了少年班。少年班去年也是40年,因為是從1978年開始做的。40年的少年班,不管辦學模式、人才培養機制,包括最后成才方面都是非常不錯。說得出來的,包括在國際上很有名的幾位,在美國成為科學院院士的,包括在中國成為科學院院士,包括在不同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的,都是從少年班出來。
從少年班辦學經驗當中,實際上我們慢慢總結出拔尖計劃人才培養的模式,這些模式在后面,教育部、其他高校等或多或少參考了拔尖人才培養的模式。科大,我認為是在國家人才培養方面做了很多探討,應該說還是做了很多的貢獻。
改革開放后,特別是進入本世紀后,國家對科研需求特別的旺盛,也是多方面。學校一方面是培養人才,另一方面是科學研究。大家經常聽到的是科大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例如大家一直比較推崇的機器人“佳佳”,中央領導也好,外賓也好,都有很多對話和互動,就是一個擬人的機器人,也是我們這個平台做得比較早的。
最近這幾年潘建偉院士的量子科技方面發展非常快,量子科技包括量子通訊、量子計算,量子的精密測量這幾個方面。應該說,除了潘建偉院士以外,我們學校的郭院士、杜院士、陳院士,都在量子和材料方面做了一個非常不錯的工作。
主持人:你剛才提到中科大教學培養取得了一些成就。目前在創新創業方面又是如何做的呢?
包信和:創新,現在是我們的一個核心任務,前面我也講了,建校初期是要解決國家的卡脖子的關鍵的技術,實際上也是需要創新的。我這裡要講的是,創新是中科大與生俱來的基因,一直在大家的骨子裡頭。在科學研究方面,總是把創新擺在特別重要的位置。
科大,我自己認為,它跟別的學校有一些不一樣,它是理工科的大學,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能更注重理,就是基礎學科,數理化天地生這類基礎學科。在數理化天地生這類基礎學科方面的創新,科大不光在國內,在國際上大家都是比較稱道的。當然,創新這件事情現在特別重要,總書記也一直在提這件事,而且也是發展的需要,在基礎科學創新的同時,要面向國家的重大的需求,這就涉及到創新創業。我自己理解,像科大這樣的學校,創新創業並不是要直接對學生進行職業訓練,實際上創業是一種理念,通過學生創新創業,鑄就科技成果應用的靈魂。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我們需要有創新的理念和靈魂。我們中科大的辦學特色和優勢能否再跟我們介紹一下?
包信和:中科大從規模來說也是不算太大的學校,但在國際國內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這就畢竟有它特色的地方。總結起來,中科大最重要的一個特色就是學生培養。我們一直有這樣的口號,這個口號從錢學森當時一批人創立這個學校的時候就把基礎打好了,基礎寬厚實,一定要把基礎打牢。以前科大一直是讀五年的,其他學校讀四年。讀五年,前面三年就是打好基礎,數理化天地生,特別是數學、物理、化學,最基礎的學科,科大的要求特別高,所以在這方面有很多特色的地方。科大很多學生培養出來以后,在國內也好,到國外也好,並沒有完全從事在學校裡面后面兩年學的專業,知識面特別的廣,因為基礎非常之牢。大家知道科大的學生不光在硅谷,在華爾街也有佔很大比例,原因就是我們的數學、物理、統計的基礎特別強,適應的面積特別的廣。這方面的學生培養有它的特色。
第二,可能大家都知道,中科大是中科院開辦的學校,中科院在國內應該是非常強的研究機構,有一百多個研究所。我們建校初期,辦學方針就是全院辦校。舉整個中科院的全力辦這個學校。因為全院辦校,我們科大的學生就得天獨厚,在科大學基礎理論,后面有一百多個研究所,是科研最前沿的研究所,馬上可以在研究所實習,這樣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得非常好。
剛才講辦學方針裡還有一個叫“所系結合”。“所系結合”是什麼呢?科大有一個系科,在中科院裡面有一個研究所,研究所的所長任這個系的系主任,這樣就把研究所和系之間完全打通。我自己也很有幸,當時是在中科院大連一個化學物理研究所,我也在研究所當過所長,當所長以后,按照“所系結合”的辦學方針,我就到中科大擔任了一個化學物理系的系主任,差不多做了13年的系主任。我想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色。
還有一個特色,我前面也提到這個事,中科大一直堅持精品辦學、精英教育的方向。在全國擴招、拓展教學條件的情況下,中科大都沒有真正做這件事,也就是說還是很有定力的,在安徽這個地方,扎扎實實的把人才培養這件事情辦好。1958年、1959年剛剛辦校的時候招生,一年招1500人到1600人。60年后,到現在我們一年大概招1800人,也就是說,這60年當中還是保持學生的招生數比較平穩。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這個學校裡面,因為它的資源,特別是師生比,都是比較高的。每一個學生享受到的老師培養,相對來講就比較高。也不是說我們的方法就一定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但最起碼這個方法是適合中科大的方法。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辦學的特色。我也了解到最近推出了新工科,能否就這個情況介紹一下。
包信和:我前面講了我們1958年建校,當時錢學森先生他們從國外回來不久,要辦中國的新型的科學基礎教育這個理念,正好是對著“兩彈一星”這件事情。當時錢先生在國外整個大的人才培養,當時的模式,基本上是從完全的工科向理科轉換的模式,在向工程科學,特別強調科學這個模式走。錢學森回來以后特別強調工程科學的概念,它不是完全做工程,而是更多理解工程裡面的科學問題,所以給學校的課程設置、專業設置是按照工程科學來設置的。慢慢發展以后,使這個學校更多的面向科學方面。相對來講,真正的工程這塊就比較弱一點,整個發展更多偏向於科學。最近這幾年,由於國家的需求發生了大的變化,我們在推新工科的概念。
我也簡單講講新工科,我本來當時在復旦,2017年4月份當時在復旦第一次推新工科的時候,當時在復旦做常務副校長,管人才培養這塊,我和教育部一起,探討新工科這個事。大概兩年多的時間,大家一直在探討新工科是什麼概念。現在我慢慢理解,概念包含的內涵是很寬的,但是有一點是很清楚的,實際上工科沒有新舊之說,但是有些叫傳統的工科,傳統工科典型的代表是造鐵路、造輪船、造飛機,需求是非常明確的,我要造鐵路。你要造鐵路,圍繞造鐵路,首先你要有勘探,這個路到底往哪走,這樣要有人給你計算,造鐵路,包括材料,包括整個路的走向,包括承受的力,要有人來算。包括火車,也要有人來造,這是傳統的工科。應該說裡面的分工還是很明確的,哪個專業做什麼。后來慢慢交叉融合也多了起來,這是傳統工科一個比較重要的特色,是高度組織起來的。一定要組織起來做這樣一件大的事情。
新工科,我更多理解是新的科學被發現出來,新的技術被發展出來,發展出來就要用到國民經濟發展當中去,或者為人類謀利益,這時候你要把新的發展出來的理論,或者新發展出來的技術要用起來,這當中就要有一段你怎麼通過技術的手段實施出來。我講個簡單的例子就更清楚,比如潘建偉老師做量子通訊,原理有一部分是通過量子的特性,包括也講量子糾纏,量子特性和量子糾纏是非常純的科學問題,慢慢認識以后,就有人發現這個東西可以用到通訊這上面去。但是,你光光知道這個東西能用到通訊上面去,這是不夠的。通訊,就要有光纖,比如我們做的京滬干線,要有光纖,光纖當中要有中繼站,因為一段時間就衰減了,衰減后就要有中繼站,這套東西就得由工科來做,我們發射了一個“墨子號”衛星,你要把科學的東西真正變成一種應用的可能性,你就要有一種技術,把它擺在衛星上,衛星還要發到天上去,下面還得地面站有通訊,這一整套的東西就驅使新工科的東西要跟著它做。我們就認為這是新工科的概念。這個新工科對科大來講是一個機會。因為科大的基礎研究是做得非常強。基礎研究發現或者發明一些新的東西,假如能通過新工科的理念,把它轉到國民經濟發展當中去,這就是我們非常重要的方面。
主持人:其實您剛剛也提到了新工科的應用。我也了解到,您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非常關心我國科技倫理這個問題,今年兩會期間,您也提了相關的建議,能不能跟我們介紹一下是出於怎樣的考慮呢?
包信和:實際上我不是科技倫理的研究者,因為大家經常講到這個事,從我自己理解來說,我認為科技倫理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大家知道現在新科技是日新月異的在發展,我們發展科技的目的是要造福人類。但是,有些科技沒有管控好,或者沒有把握好發展的方向,不是非常之好,說不定就會對人類造成一種災難。比如說,去年大家一直比較關注的就是基因編輯,也是新科技。假如很好的按照規范來做這件事,說不定未來可以造福人類,可以治病。假如它沒有按照一定的規章來做,可能未來就會對人類造成一些災難性的后果,這都是可能的。我認為科技倫理還是特別重要。
前天有一個媒體採訪我,就問什麼叫科技倫理,我就跟他舉了一個簡單例子,這個例子是比較通俗的一個例子。實際上,往往很大的程度上,大家把倫理同道德、誠信連在一起,好象不講道德就是不講倫理。其實從概念來講,道德同倫理是有差別的。舉個簡單例子,我們大家知道人不能說謊,假如你跟小孩講,你不能說謊。小孩可能馬上就會問你,我為什麼不能說謊?你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告訴小孩說謊有什麼不好,為什麼不能說謊。但是我們往往在生活當中,有時候還不得不講一些所謂善意的謊言。比如一個人生病了,你可能告訴他這個病沒有問題,都能醫好。其實不一定能馬上醫好,對這個病人來講是得到一些安慰,對講的人來說也沒有什麼大的問題。接下來馬上就要問,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講善意的謊言,什麼情況下不可以講善意的謊言,這實際上就涉及到倫理的問題。就是來解釋為什麼要確定這樣的道德,怎樣來做這樣的東西。從這方面來講,科學,比如納米技術、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包括基因技術,未來都涉及到很多倫理的問題。我一直和大家探討,不是說你講倫理就要限制科學的發展,不是這個樣子。實際上是更好地規范,幫助你一起討論科學到底應該怎麼做,更健康的、可持續的讓科學能夠發展下去。比如說像基因編輯,如果倫理的問題都做得非常好,現在不至於是這個樣子,可能會更好地在實驗上做,最后還能造福於人類。現在一下子沒有注意,可能還會停掉,甚至還有法律責任在這裡面。倫理,本身不是要限制某一個方面的發展,而是要更好地規范,使它更健康、更可持續發展。對科學家來講,不管是做每一件事,設計一個方案或者立一個項目,腦子裡可能都要想到倫理問題。這會對未來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大家要有一個考量,在腦子裡。這就是我的一點想法。
主持人:其實剛才您也介紹特別多,包括高校,對人才的培養也非常的重視。想問一下,高校在人才隊伍的培養方面做了哪些舉措呢?
包信和:人才是第一資源,總書記去年在山東團聽會的時候對人才這個事講得非常多。現在看來,一個機構,特別像一個學校要發展,人才是最關鍵的。人才是兩方面,一方面,你怎麼培養人才,高校本來就是培養人,我們做的都是在培養人才。另外要根據學校的發展,根據學科的情況,可能會引進一些人才過來。培養人才,我前面講了科大有一套方法,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在做這個事。引進人才,這裡面就涉及到方方面面,有很多。首先,你要把人引來,引來以后,一方面這個地方的發展要給人家要有平台,要有吸引力。我們現從在國外引進一些人才回來,把人家從國外請過來,人家在這裡未來要有發展的機遇,學到的東西在這裡要有用武之地,你要給人家提供,另外還要提供最基本的條件,比如研究的條件,也要給人家提供。還有一個,大家都知道人還是要安居樂業,還要提供生活、工作上的便利,比如現在人才裡面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年輕人回來,第一個是小孩讀書的情況怎麼樣,第二個是我有沒有一個住的地方,第三個是我的家屬配偶能不能有機會找到工作。這些東西都是你要給人家考慮的,這是很實在的要考慮的問題。
大家也知道,像合肥這個地方,現在也是在長三角大的都市圈裡面,未來的發展肯定是可期的。最起碼現在同北京、上海相比,方方面面的條件應該說還是有差距的。在這種情況之下,中科大怎麼能夠去吸引人才,能夠招得來、留得住,還要有讓他發揮才能,這是很重要的方面。學校也是做了很多的工作,因為我自己本人到學校是一年半多一點,我知道前面各屆班子,包括教授,都想了很多辦法來做這件事。現在應該說我自己感到成果還是滿多的。科大在青年人才方面,雖然體量不是很大,但是青年人才方面的絕對數在國內高校當中都是佔在蠻好的位置,一般是在前五六名以上。我想科大這個學校,一個是地區,中部地區,學校的規模也不是非常之大,再加上學校也不是一個非常綜合的學校,能夠吸引這麼多的人來,這個學校的吸引力,包括學校的方方面面工作應該還是受到了檢驗,還是不錯的,這一點我們還是感到非常重要。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我們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的一些舉措,再過幾個月就要迎來高考了,高考的招生工作也要開展了。在招生這塊有沒有什麼布局呢?以及面臨的一些困難呢?
包信和:應該說招生這件事,對於每個學校來講都是很重視的,包括中國的名校,北大、清華、復旦、交大這樣的學校,都是很重視招生這樣的工作。我想招生這件事,其實更多的是把學校的理念要告訴考生,你到底想做什麼,你到了這個學校以后,你可以得到什麼樣的發展,這是很重要的。並不是說我們用什麼手段把人家拉過來,而是你要宣傳到位。現在有網,一些網只是表面的東西,真正內涵的東西你還得做工作。所以,每年招生,每個學校都花很大精力去做的,一方面招收學生,一方面也是宣傳學校本身。科大的招生歷年來我還是比較滿意。按照統計來講,基本上穩定在全國高校的前幾名。因為科大很有一個特色,我來科大的時間不長,曾經老一輩的人都很自豪,科大曾經的考分都是比一些名校還要高,有好多人首選的是科大,特別是在科學春天,整個科技發展的時候,大家認為科大就是科學的一個象征和代表,熱愛科學的人都願意考科大。現在趨勢還是在,但是現在大家的選擇也多元化了,有些人可能願意搞科學,有些人就搞藝術,有些人也像你這樣文科,所以也有一些分散,總體來說,科大的招生一直是非常不錯。
科大有兩個得天獨厚的地方,我前面講過少年班,少年班在國內產生了很大影響,我們少年班的初衷,是面向智力超常、創新能力強的早慧學生,培養在科學技術等領域出類拔萃的優秀人才,推動中國科技、教育和經濟建設事業的發展。我們現在每年全國申請來讀少年班的考生大約有8000人,少年班對於年齡和年級都有要求,一般年齡要求16周歲及以下且年級在高二及以下,我們會組織相關專家對考生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審核通過的考生在當地報名參加高考。我們少年班的審核是非常嚴格的,每年大概隻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報名學生能夠通過審核,在他們參加高考以后,我們根據他們的高考成績,請50-70人到學校進行面試,對他們的學科基礎、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組織和表達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考察,並確定最終錄取名單。2010年的時候,我們探索創建了少年班的另一種選拔和培養模式——“創新試點班”,進一步將少年班英才教育的經驗成果在更大范圍內加以推廣和創新。少年班和少年班“創新試點班”的生源都是非常優秀的,也非常適合科大的人才培養特色,數據表明,他們通過科大四年的培養,以后的畢業去向是十分優秀的。
主持人:通過您剛才的介紹,讓我們更好了解中科大相關的情況,也非常感謝您做客我們的訪談間。也感謝各位網友的關注,我們今天的節目到這裡就結束了。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