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投诉 | 联系我们 | 关注微信 要闻日报 - 要闻日报是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你的位置:头条资讯

专访郑永年:中国现代化应探索适合自己的制度文明

来源:2019-11-01 | 人围观

(记者海岩 杨帆)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就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作顶层设计和战略安排。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早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这是“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中国问题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接受大公网专访时指出,中国自古有一套符合自己文明性的制度体系延续至今,在经济上,国家、民营及国家与民营合作三层资本平衡发展,在政治上,决策权、执行权与监察权三权合作,这种制度格局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改变。

专访郑永年:中国现代化应探索适合自己的制度文明

郑永年接受大公网访问。海岩摄

郑永年认为,中共十八大以来,监察权重新确立,三权到位,下一步重点是厘清三权边界,探索中国自己的民主;经济层面则面临三层资本再平衡,改革推进与之匹配的制度体系等。他还强调,中国当前应预防“明朝陷阱”,勇于开放创新,探索适合自己的制度文明。

“一个制度生成了2000多年,不能说它是不好的制度。”郑永年在访问开始就说道,在经济领域,中国从汉朝到当代几千年一直是三层资本,上层为国家资本,底层有大规模以中小型企业为代表的民营资本,中间层是政府与民营企业合作,近代称“官督商办”,现在是PPP等形式。“西方说中国是国家资本主义,那当然是不正确的。历史上除短暂阶段,中国经济都是三个市场平衡发展,一起发力就发展很快。无论是国家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还是国家衰落、光有市场,都会发生问题。”

郑永年指出,中国有三层资本,政府有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有对付金融经济危机的责任、有平衡市场的责任。应对危机,除了西方所有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外,中国政府还有国有企业。“中国通过三层资本就避免重大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发生。这个制度很好,我觉得不会变,中国也不会放弃国有企业。”

在政治上,郑永年认为,中国自汉朝到晚清一直实行三权制度,三权即决策权、执行权和监察权。王朝兴衰,但三权分工合作的制度从来没有变化过。他指出,西方所谓三权分立是权力制衡,而中国的三权是把一个权力分成三段,“这是一种理性的体现”,有人决策,然后有人执行,执行完要监察,权力理性分割,分工合作。

郑永年认为,中共十八大以来,制度建设最大成果是重新把监察权拿回来,从最初北京、浙江等省试点到现在全面铺开,目前三权到位。不要低估三权的发展能力。三权制度在中国也不会大变,只是怎么完善的问题,有很多细节要做。监察权的边界在哪里,哪些可以监察,哪些不可以监察,到现在还在试,需要一段时间。

按照中央规划的时间表,到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49年成为现代化强国。郑永年展望,经济上,202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有望达到1.2万美元左右,2035年达到3万美元左右;政治上则更民主一点,理性一点;体制上,三层资本、三权分工合作,很长时间不会变。

至于下一步改革,经济层面,郑永年认为,三层资本中,国有股东占的空间太大,未来国企要让渡更多空间给民营企业,可预期,顶层会越来越小,中间层也不会太大,底层越来越大。现有体制机制有结构问题,与三层资本不匹配,要与三层资本结构配套,门当户对。

政治上,郑永年提出,重点是三权分工合作,明确三权的边界,明确党与社会组织、党与经济组织、党与宗教等边界,与时俱进。

中国对世界最大贡献是发展自己

经过70年发展,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提出“一带一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倡议,在全球治理中地位日益凸显,国外舆论评价崛起的中国已放弃“韬光养晦”。郑永年对此表示,“其实发展到这个阶段,中国已经很难像早前那样‘韬光养晦’。你作为和不作为都会有影响。”

他认为,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发展自己,做大市场”。美国对世界的贡献是自己的大市场和消费能力,中国和美国没有什么不同。十八大以后,尽管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增长率保持在30%,还通过「一带一路」等向外扩散,这就是最大的贡献。

郑永年举例说道,“国家大了,老百姓吃什么不吃什么都能影响国际市场。中国人一星期多吃一只龙虾,澳洲龙虾价格就上涨,中国人不吃龙虾了,澳洲龙虾价格就下降。这跟韬光养晦没什么关系,而是国家发展到现阶段必须做出的调整”。

未来中美竞争 比谁更开放

近两年中美贸易战跌宕起伏,近期出现缓和迹象。“只要中国更开放,贸易战美国是打不下去的。”在郑永年看来,美国没有可能遏制中国。大国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那么经济竞争是最好的,未来中美的竞争就比谁更开放,越开放越强大。

郑永年从贸易角度分析说,两国之间有逆差或顺差是常态,市场造成的贸易顺差或逆差,当市场自己本身不能解决的话,一个国家的政府动用行政、政治甚至其他方式来解决贸易问题,就发生贸易战。“贸易是动态的,不可能完全没有逆差或顺差,这次解决了,过10年15年又会有。”由此他表示,中美贸易战“没什么了不起”,是“正常现象”,不必看得太重。

“贸易层面的竞争,始终是经济竞争。经济冲突不是零和游戏,今天你多赚一点,明天说不定我就多赚一点。大国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那经济竞争是最好的。如果演变成军事竞赛、意识形态的竞赛,就会变成文明冲突。”郑永年说,“中美之间只要不走向传统的美苏冷战,就是没有关系的。如果走向美苏冷战,对中国对美国代价都很大。”

外界有舆论认为,美国挑起对中国贸易战意在遏制中国,但郑永年直言:“遏制中国,没有可能。”在他看来,像中国、美国这样的大国,只要不是自己打败自己,没有国家可以打败另外一个国家。对于中国来说,要用资本而不是政治的逻辑对付美国。

郑永年说,只要中国更开放,贸易战美国是打不下去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产阶级比例比美国低,但绝对数量不比美国少,谁也不会放弃中国市场。中国要更加开放,开放不仅仅是一种资本的需要,还是技术交流的需要。未来的竞争就比谁更开放,越开放越强大。此外,贸易战对中国也是机会,减少对美国的出口依赖,提醒中国要更加重视国内市场和本国的消费。

警惕未崛起先封闭

“任何制度要符合它的文明性,不是学西方就好。”当下中国进入全面改革的新阶段,外界对于如何推进政治、社会等领域改革仍有颇多争议。而在郑永年看来,“没有一种完美的制度,要探索符合自己文明的制度”。

“我不认为西方的自由主义在中国能生根。中国需要自己的自由主义,不是西方自由主义。中国以前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就失败,现在找到自己的社会主义就成功了。政治上也是一样,如果你照搬,像台湾那样完全西方的多党制啊,也会失败,甚至分裂国家。”

作为专注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郑永年被媒体描述为“备受中国高层重视的著名学者”。他本人并未直接证实相关细节,但谈到向中国决策者建言时称“领导人听不听不是我的责任,我的责任就是说真话”。

郑永年说,他现在每个月来中国两次做调研,可能比国内不少学者调研还要多。通过近距离观察,郑永年对解决中国问题有自己的视角。

郑永年认为,当前中国要预防“明朝陷阱”,国家还没有真正崛起就又封闭起来了。历史上,中国从秦朝统一国家到汉唐,不仅在地域上大扩张,而且建立起当时最强大的政治体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被西方称为“开放的帝国”。而到明清,中国王朝变得越来越封闭,尽管在疆域方面有扩张,但在制度建设方面没有什么创新,最终被近代西方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主权国家打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真的虚心好学,请进来走出去,与国际接轨。2008年以后,很多人骄傲起来,觉得中国了不起,西方不行了。这种封闭的心态是要不得的。中国人均GDP1万美金都不到,中国最好的IT企业华为,40%供应还是靠美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