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9-11-30 | 人围观
11月25日,我国“十三五”水利建设重点项目、内蒙古最大规模水利项目——引绰尔河水入西辽河工程全面开工建设,2023年竣工后,将有效缓解内蒙古东部西辽河流域严重缺水状况,对促进将西辽河视为“母亲河”的通辽等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将产生重要意义。
为深入报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传报道绿色发展方式,就“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农牧业发展、西辽河流域生态修复、民族团结进步、蒙医药产业发展”等方面话题,中国网专访通辽市委副书记、通辽市长郝茂荣。
郝茂荣说,青山绿水、碧草蓝天是通辽各族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引绰济辽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是313万通辽儿女的福音,要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守护好科尔沁草原、治理好科尔沁沙地、保护治理好西辽河“母亲河”,让内蒙古的“粮仓”“肉库”由大变强,守护好通辽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
通辽市委副书记、通辽市长郝茂荣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摄影:张力军)
“生态环境变好的时候,天鹅自然就飞回来了”
中国网记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通辽地形地貌多样,守护好科尔沁大草原、治理好科尔沁沙地的重任在肩。请问这“严格”和“高效”如何落实?通辽有哪些措施和规划?
郝茂荣:青山绿水、碧草蓝天是通辽各族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标志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全会提出的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严格”“高效”“健全”“严明”,这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对我们提出的目标要求,也是我们奋斗的方向。
通辽市境内的扎鲁特山地草原
通辽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5.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山地草原、沙漠、森林、湿地、湖泊等多种自然形态,在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中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我们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千万亩天然草原修复工程,对北部1080万亩天然草原实施封禁保护,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5%。实施千万亩科尔沁沙地治理工程,境内4000多万亩科尔沁沙地已有一半得到有效治理,全市森林覆盖率从过去不足10%提高到23%。
我们着力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制度,用最严格的制度体系保护生态环境,实行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库,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进程。
继续推进北保护、中节水、南治沙,守护好科尔沁草原、治理好科尔沁沙地、保护治理好西辽河“母亲河”。加快建设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市,推动全产业链绿色转型,实现生态一产、绿色二产、低碳三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守护好通辽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
中国网记者:经济社会发展和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如何平衡?
郝茂荣: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有机统一、相辅相成,改变通辽欠发达面貌,根本要靠发展,而且必须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必须树牢生态优先意识、强烈发展意识,把绿色作为通辽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以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保护生态、促进发展。
通辽市实施千万亩科尔沁沙地治理工程,境内沙地已有一半得到有效治理(摄影:张力军)
经过多年持续保护和系统治理,虽然草原和沙地生态环境整体好转,但生态环境仍然相对脆弱。特别是受连年干旱、治理区缺少水利设施等综合因素影响,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系统还很不稳定,正处在治理与沙化的相持阶段,走到了“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历史关头,需要保持定力、形成多方合力,以巩固和扩大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
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扛起为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添绿、护绿的重大责任,守好祖先留给我们的这片绿色,推进美丽与发展双赢。生态环境变好的时候,天鹅自然就飞回来了。我们会继续努力、关注,也期待着。
“西辽河‘母亲河’为发展多年透支,该到我们反哺的时候了”
中国网记者:我们关注到,11月25日,引绰尔河水入西辽河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这项工程的开工的意义,你怎么看?
郝茂荣:作为“母亲河”,恢复西辽河往日水草丰美的景象,是生活在通辽大地上的人们迫切的期盼。引绰济辽工程的全面开工建设,这是313万通辽儿女的福音。
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在经过长期准备和多方努力下,我国“十三五”水利建设重点项目、内蒙古最大规模水利项目——引绰尔河水入西辽河工程(简称引绰济辽工程)全面开工建设,2023年竣工后,平均年调水量将达4.54亿立方米,每年可为沿线灌区提供灌溉用水2833万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约112.79万人,将有效缓解内蒙古东部西辽河流域严重缺水状况,对促进通辽和兴安盟等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林畜牧业的发展和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网记者:我们关注到,你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提交的建议案建议“加强辽河流域生态治理”。西辽河为何被称为通辽的“母亲河”?目前,西辽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如何?
郝茂荣:辽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流经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境内的829公里称为西辽河,通辽市地处西辽河中下游,境内全长388公里。
蜿蜒流淌了数千年的西辽河水从通辽境内纵贯而过,广袤的水系滋养了科尔沁草原碧野千里,也孕育了科尔沁文化气象万千。可以说,没有西辽河,就没有科尔沁。推进通辽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西辽河流域生态治理非常重要。
通辽市人口多、耕地多、产粮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只有1110立方米,约占全国人均的1/2。作为内蒙古“粮仓”,通辽市连续8年产粮超120亿斤,贡献了内蒙古自治区近三成的粮食总产。然而,高产的代价是高耗水,通辽全市年均农业用水21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85%,而灌溉水源基本为地下水。
1998年以后,持续气象性干旱和上游产流区地表水开发利用的加大,导致通辽市地表水资源日益匮乏,尤其是中部平原区的西辽河及其重要支流入境地表水量逐年减少、全市大多数过境河流处于常年断流状态。
郝茂荣通过通辽市高分卫星遥感影像图向记者介绍西辽河流域情况
通辽市境内西辽河已断流20年,给林草生态带来危机。地下水开采透支,在部分地区形成了地下水“漏斗”沉降区,并造成草甸湿地荒漠化、草地面积减少、水质恶化、林地退化等生态危机,辽河两岸出现一些树木衰退死亡现象,其他地也出现矮化慢生长状况。
西辽河,作为我们的“母亲河”,为了地区经济发展,已经严重透支了身体,数十年的大开发、大建设,已经让她落下了满身病痛,是需要我们反哺的时候了。
今年两会提交的“加强辽河流域生态治理”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督办事项,水利部正在制定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工作方案。同时,我们启动“引绰济辽”二期等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和乌兰哈达水库等重大蓄水工程,希望一系列政策、举措,能够推动西辽河流域早日重现水草丰美、山川秀美景象。
中国网记者:对于西辽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我们做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你有什么建议?
郝茂荣: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我们大力推进以节水为核心的生产生活方式变革,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把发展旱作农业、压减高耗水农作物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二是实施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实施了土地整理、节水增粮等各类节水灌溉项目;三是推进工业用水水源置换,禁止地下水超采区新增取用地下水;四是建设运营中水回用设施和管网,加快推进再生水利用;五是引导居民树立节约用水观念,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经过多年持续保护和系统治理,通辽市生态环境整体好转(摄影:张启民)
“水过家门层层拦,近水楼台先用水”问题一直存在,首先建议正本清源,明确划分辽河上中下游及支流干流,实现全河统一管理,解决各省区、各地市各自为政的乱象;其次,建议作为主管部门的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强化对辽河中上游水资源配置的管理;第三,建议加大农业高效节水项目支持力度,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保障逐年实施,同时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保持精准高效节水成果不断巩固;第四,通辽市正在实施的“四个千万亩”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在200亿元以上,需要上级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更大、更持久的支持。
“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让内蒙古的‘粮仓’‘肉库’由大变强”
中国网记者:通辽市区位优势明显,又是农牧业大市,推动农牧业由“大”变“强”,有何布局和规划?
通辽市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是全国23个百亿斤粮食地级市之一(摄影:张启民)
郝茂荣:通辽市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是全国23个百亿斤粮食地级市之一,2018年粮食产量达到163.3亿斤。全市肉牛存栏241万头,是“中国草原肉牛之都”、科尔沁牛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科尔沁肉牛、通辽黄玉米、开鲁红干椒、库伦荞麦等产品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是内蒙古的“粮仓”和“肉库”。
作为内蒙古“粮仓”,通辽市连续8年产粮超120亿斤,贡献了内蒙古自治区近三成的粮食总产(摄影:张启民)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标准化发展,提升农牧业产业基础能力,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提高优势农畜产品附加值,围绕肉牛、肉羊、玉米薯等优势特色农畜产品,进一步补链延链强链;坚持品牌化发展,推动通辽农牧业由“大”变“强”,培育提升“通辽黄玉米”“科尔沁牛”等品牌,带动农畜产品卖得好,卖得上好价钱。
通辽市被誉为“中国草原肉牛之都”,是科尔沁牛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打造现代、全产业链的‘国际蒙医药之都’”
中国网记者:民族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辽缘何被称为“中国蒙医药之都”?在提升蒙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有哪些思考和举措?
郝茂荣:通辽蒙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是蒙医药创始人、《蒙药正典》著作人、蒙医药学家占布拉·道尔吉的故里,蒙医正骨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医正骨专家包金山被评为“国医大师”。
通辽市拥有全国最早成立的蒙药厂,图为我国成立的第一家蒙药厂——库伦蒙药厂,集生产、经营、科研为一体(摄影:张启民)
通辽市拥有全国最早成立的蒙药厂、国内最大的蒙药生产基地、最大的蒙药材种植基地,道地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全国50%以上的蒙成药产自通辽,形成了以药材种植、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市场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体系,被评为“中国蒙医药之都”和“全国基层蒙中医药工作先进市”。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蒙医药的独特优势,围绕建设“国际蒙医药之都”目标,“政产学研用媒”多维打造现代蒙医药全产业链,建设全国蒙医药发展的核心区和示范区。
一是传承发展蒙医药文化,加大蒙医药文化传承保护力度,传承和保护传统蒙医药文化;二是强化政策引导支持,大力发展蒙中药材种植,加快推进蒙药产业重大项目建设;三是推进蒙医药标准化,加快制订遵循蒙医理论、符合蒙药特点、被现代医学认同的蒙药临床系列评价标准,使蒙药疗效“看得清、说得明、听得懂”;四是提升蒙医药影响力,加大蒙医药文化宣传力度,持续举办蒙医药产业博览会和民族医药高峰论坛,不断提升蒙医药在国内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通辽持续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摄影:张启民)
郝茂荣在企业调研生产情况
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通辽市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摄影:张启民)
通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图为结满果实的谷穗
通辽的黄玉米、开鲁红干椒、库伦荞麦等产品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图为正在收获的开鲁红干椒(摄影:张启民)
通辽是“中国草原肉牛之都”、科尔沁牛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图为放牧中的科尔沁黄牛(摄影:张启民)
通辽是国内最大的蒙药生产基地、最大的蒙药材种植基地,图为各种蒙医药产品(摄影:张启民)
湛露村科技园特色种植-火龙果喜获丰收(摄影:张力军)
农民们正在收获金秋(摄影:张启民 )
通辽市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被称为内蒙古的”粮库“,图为农民院子里丰收的玉米堆
通辽库伦荞麦等农产品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图为盛夏的荞麦田
盛夏的科尔沁草原,人们在草地上聚会、欢歌
通辽市是我国蒙古族人口居住最集中的地级市,图为少数民族群众在参加民族传统活动
通辽市的文化旅游日益发展,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图为盛夏城区里的薰衣草园
俯瞰盛夏的科尔沁疏林草原
新城区,一片蓝天碧水(摄影:崔连仁)
金色的收获
霞染秋荷(摄影:张启民)
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流经科尔沁草原唯一河流——霍林河发源地,是流向科尔沁草原、科尔沁沙地最重要的水源,图为特金罕山整体搬迁后,生态环境得到较好恢复
恢复科尔切草原往日水草丰美的景象,是生活在通辽大地的人们共同的期盼(摄影:张启民)
内蒙古通辽,敖包相会的地方
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部分供图:通辽市委宣传部 摄影:张力军、张启民、崔连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