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投诉 | 联系我们 | 关注微信 要闻日报 - 要闻日报是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你的位置:头条资讯

探索不息 创新不止 《新声》科技创新系列访谈今日“上新”

来源:2020-06-05 | 人围观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系统开展“十四五”的谋划之年。

  疫情给全球经济和产业链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但也让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都被激活、整合,在大国战“疫”的背后,一条协同作战的轴线非常清晰,科技的意义更加举足轻重。

  2020年,是西部科学城建设启动之年。

  今年初,中央提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求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

  抢抓共建西部科学城的历史机遇,我们要如何用科技创新完成从“增长极”到“动力源”的突破,为西部、全国,乃至更远,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在这样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新声》系列深度访谈应运而生。

  4月到5月,从成都到北京,横跨数千公里,《新声》先后走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迈克生物、华为成都研究院、成都商汤科技有限公司,并远赴北京,对话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通过与5位不同领域的科技人深度对话,带来最新的科技创新思考。

  以“连接与未来”为主题,《新声》将对话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解读科学如何在“已知”的基础上,探寻更多“未知”。

  以“疫情与应战”为主题,《新声》将对话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导、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罗凤鸣以及迈克生物市场总监余康,走近科技创新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与企业代表。

  以“动能与焕新”为主题,《新声》将对话华为企业协同云服务域总监助理吴垠和商汤科技青年学者、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王国泰,讲述科技企业以创新引领数字生活新时代,科技创新激发新活力,重塑新动能的精彩故事。

  三期访谈,三个主题,用全新视角,洞见未来,聆听新声。

  6月3日,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将举行。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加快建设具有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座城市在加速前行!今日,探究科学之新,对话创新之声,由市科技局组织策划,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成都高新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出品的《新声》科技创新系列访谈节目正式首映!

  本期提要:

  时至今日,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仍然只是“冰山一角”。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认为,落脚点应该是坚持持续的知识积累和基础研究,这是连接未来的根基。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做的还有许多:我们应坚定不移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挺进“无人区”,明确改革的边界,提高创新体系效能。科技企业是创新生力军,我们仍需多措并举,搭建创新发展的“大舞台”。

  但这其中,如何把握政府与市场两个主体之间的微妙关系?如何确定城市推动创新、企业融入创新之间的边界?企业“唱戏”真正需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舞台”?

  这些问题都亟待回答。王元作为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在产业经济、科技政策和战略上均有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今天,就让我们对话王元,听他带来的真知灼见。

  《新·声》

  连接与未来

  对话对象:王元(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仰望星空下的脚踏实地

  “基础研究根深叶茂,科技创新才能源远流长”

  星空,是尚未开启的未知,是还未解锁的科学;仰望,是叩问未来未知的态度与方式;仰望星空,更需要我们长远谋划,脚踏实地。

  而基础科学,就是我们无限延展科学未知的那块基石。

  时至今日,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仍然只是“冰山一角”。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如何在“已知”的基础上,探寻更多“未知”?

  对此,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认为,落脚点应该是--坚持持续的知识积累和基础研究。

  “此次疫情突如其来,从疫情的发现、筛选、治疗、防治,以及最后的最终解决,都要靠科技。总结战‘疫’经验,第一是我们需要一个持续的、长期的知识积累,第二是需要同样持续的基础研究。”王元表示,“这种持续的知识积累和基础研究,对公共卫生领域极其重要。”

  “事实上,在国家面向2020年的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也把公共卫生领域当作整个科学技术发展布局的一个重要部分。接下来,攻关的方向之一,即是加强持续的基础技术研究。持续的基础研究带来的是持续的科学认识和持续的技术知识,否则,当新的病毒出现时,我们还会毫无准备。”王元补充道。

  平地起高楼,楼的高度,取决于地基厚度;

  大树展参天,树的伟岸,取决于它根系藏于土壤的深度;

  这既是“已知”与“未知”的关系,也是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前沿科学的连接关系。科技的原点在基础科学,回归原点,应该注意到,科学研究有自身的规律,尤其是基础科学,需要长期积累、坚持不懈,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现也绝非朝夕之功,这将是一项长期工程。

  穿透未知,基础科学应该是主干,技术是主干上发展出来的枝叶,唯有基础研究根深叶茂,科技创新才能源远流长。

  挺进“无人区”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改革的边界在哪里?”

  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十四五”的国家创新路线图正在绘制。

  在这承上启下的重要时间节点,一场疫情,让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都被激活、整合,在大国战“疫”的背后,一条协同作战的轴线非常清晰。

  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创新驱动发展的未来路线图该如何勾勒?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又将如何用可确定的创新改革,持续走向未来的未知?

  落脚点应该在坚定不移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创新体系效能上。这其中,把握好政府与市场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确定城市推动创新、企业融入创新之间的边界,至关重要。

  一方面,要明确国家创新体系的衡量标准。对此,王元认为两个核心指标至关重要,“第一个核心指标是R&D,体现研发的强度。R&D比重越高,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的高级化,水平越高。第二个核心指标是万名从业人口中研发人员占的比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的国家的就业结构。”最终,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还是要体现在经济指标上,是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确定边界需要政府与市场有所为、有所不为。当市场愿意做,而且能做的一定要让市场做,而政府要做什么呢?

  政府要做战略,为城市创新选择航道,并探索走进“无人区”,去做“市场不愿意做、不想去做、也不会去做的”;政府还要培育创新土壤,去做“一家企业做不了,千家企业少不了”的环境投入;最终,要前置政府的“退出机制”,在激活市场、激活企业后,政府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魄力。

  改革,意味着新的生长力量。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激荡。涟漪,还是浪潮?

  “科技企业是创新生力军,多措并举搭建创新发展‘舞台’。”

  水大鱼大,创新的池水,需要市场的激荡。

  激荡,究竟仅是涟漪,还是浪潮?取决于市场主体--民营科技企业。

  被誉为“创新理论”鼻祖的约瑟夫·熊彼特指出,“企业家是刺激和发动其他一切事情的中枢。”

  创新和创造性毁灭是人类经济内生演化和增长的核心机制。而企业家,即是创新和创造性毁灭的发动者和实施者。最终,伟大的企业和企业家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推动时代转型与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触达未来,如何激荡出创新的浪潮?

  落脚点应该在提供要素保障,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做大做强”。

  企业创新需要胆识,也需要容错试错的氛围。创新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意味着从无到有,意味着风险和挑战,有风险就可能有失败。而宽容失败,才遵循了科技创新的基本规律。

  让企业创新无“后顾之忧”,还需要多方“搭台”,企业“唱戏”,才能最大程度上激活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

  如何搭建“舞台”?王元分享了他的思路,“首先,要打开产业链形成让科技企业参与其中的平台。其次,要提高科技公共产品的供给,为科技企业创新提供实验平台。第三,要构建覆盖企业成长周期的投融资体系。特别是在一些初期、高风险的领域中,还需要政府资金引导。”此外,可以借鉴“试点”的思路,让群技术在具体场景下落地应用,并通过应用来纠正它的不完善及错误,从而形成对行业发展有借鉴意义的成熟技术选择。

  触达未来,唯有从民营科技企业,这一社会经济和创新活力的源头之水入手,才能激荡出更多的浪花。

  转危为机,未来已来。穿透未知,唯有以科技创新的韧性连接未来,对话未来,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