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0-08-02 | 人围观
原标题:勾勒北京冬奥会可持续美好蓝图 —北京冬奥会三赛区场馆规划建设现场采访
国家速滑馆施工现场
延庆赛区移植的树木
实现“水冰转换”的国家游泳中心
今年5月,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联合发布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提出了北京冬奥会的可持续性愿景和目标、总体思路和原则,并从“环境正影响”“区域新发展”“生活更美好”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措施。本周,记者走访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实地了解场馆建设情况,现场看到了“正影响的环境”和“新发展的区域”,感受到了赛区周边居民“更美好的生活”,了解到了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性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勾勒出的一幅美好蓝图。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可持续发展处处长刘新平介绍说,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北京冬奥会在场馆规划、建设、运行和赛后利用全过程中,落实生态保护优先原则,最大程度利用现有场馆和设施,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或改造场馆和设施,高标准保护赛区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高颜值与高智慧的国家速滑馆
初见国家速滑馆,你一定会被它的曲面幕墙所吸引。3360块外幕墙玻璃拼接出的22条丝带,犹如速滑运动员在冰上划过的痕迹,象征滑冰比赛的速度和激情,国家速滑馆也因此得名“冰丝带”。
不仅外表光彩夺目,“冰丝带”还是一个充满科技智慧的场馆,用“秀外慧中”来形容它一点不为过。
据介绍,国家速滑馆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面积达1.2万平方米。目的就是充分考虑赛后利用,为适应多种需求的群众性健身提供硬件支撑。
国家速滑馆体育工艺制冰工程专项设计负责人马进说,“‘冰丝带’采用全冰面设计,冰面采用分模块控制单元,可以将冰面划分为若干区域,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平时可接待超过2000名市民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
不仅赛后可持续利用,低碳环保的理念也在国家速滑馆的建造设计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国家速滑馆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制冷的冬奥速滑场馆。这项技术是目前在确保场馆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最环保、最高效、最先进的制冰制冷技术。它的应用,不仅可以使国家速滑馆碳排放量接近于零,同时它还能够为冬奥会比赛提供温度高度均衡的冰面,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相比传统技术能效提升20%以上。
此外,国家速滑馆还配有一套场馆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能够把制冷产生的废热用于除湿、冰面维护、场馆生活热水等,全冰面模式下每年仅制冷部分就能节省200多万度电,并且整个系统的碳排放趋近于零,这相当于约120万棵树实现的碳减排量。
实现“冰水转换”的国家游泳中心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如今可变身为冰立方,并已经满足了举办北京冬奥会冰壶比赛的各项条件,成为“双奥之城”里最具代表性的“双奥场馆”。
而能够让国家游泳中心同时满足两种不同类型的比赛所依靠“杀手锏”是这项“水冰转换”技术。
为实现奥运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的办奥理念,国家游泳中心提出的“水冰转换”方案,通过支撑体系和移动式制冰系统,完成“水立方”到“冰立方”的功能转换,从而实现一个场馆可举办水上、冰上两种类型的比赛。
游泳比赛和冰壶比赛对于比赛环境的要求大不一样。为此,国家游泳中心进行了场地结构、温度、湿度、照明、声学等多方面的定向科研攻关,通过将近一年时间的改造,场馆内打造出了符合冬奥会冰壶赛事举办标准的转换基础、制冰系统、除湿系统、空调系统、体育照明系统和控制系统。去年底,水立方完成了“奥运标准”冰面的制冰工作,并成功举办了“冰立方”首场高规格冰壶赛事。
不仅如此,考虑到赛后场馆可持续利用,水立方在场馆建立起群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强大的“神经网络”能够并行处理至少30个场馆管理任务。拥有“更强大脑”的智慧“冰立方”可以瞬间完成多种模式的更新和切换,为冬奥赛后场馆的冰上水上赛事、演出、展览、参观等各类活动提供功能、环境保障。
冰壶比赛对冰面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为了保持平面品质稳定,国家游泳中心科研团队,微观到冰的分子结构,宏观到冰场与人、环境的相互作用,摸透冰的脾气秉性。再以此为基础通过群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冰面与室内环境的实时感知与精确控制,达到让冰面“乖巧听话”的效果。
冬奥赛区推动区域新发展
近年来,延庆区建立起一批极具特色的民宿主题小院,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冬奥会筹办,更是为民宿主题小院的发展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冬奥会同步带动了延庆赛区区域经济的发展。
“现在更多人会跟我说,来延庆游玩希望住一个民宿小院,大家住在一起很欢乐。”延庆民宿联盟秘书长司欣然开心地说。在冬奥会确定延庆赛区后,以滑雪为主题的小院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民宿+滑雪”创新性的经营模式,也让游客有了全新体验。
据介绍,今年五一期间,延庆区民宿入住率超过了99%,甚至出现一院难求的情况。不过,“走红”的民宿背后离不开延庆民宿联盟的支持和帮助。
为了整合延庆区旅游资源,2017年延庆民宿联盟正式成立,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发展,现在联盟内民宿规模也从最初的几家成长为如今超过300家,共2000余个床位,现在到了暑期,很多小院都得提前半个月才能订上房。
“在民宿联盟成立之前,延庆当地虽然也有不少民宿小院,但大都比较松散,大家没有统一的思路,只按照自己直觉去经营管理。现在有了民宿联盟,可以帮助挖掘不同民宿小院的自身特色,通过结合景区旅游资源,帮他们做小院发展规划。比如靠近冬奥赛区的片区,我们就会着重发展冬奥主题民宿小院,目前这样的院落超过20家,入住率也一直很高。”司欣然说。
为了提高小院的经营质量和服务水平,让游客玩的舒服尽兴,2018年,民宿联盟倡导成立了北方民宿学院,对民宿小院相关经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目前,民宿管家、店长等大部分都是延庆本地人。去年一共培训了大概300班次,超过2000人参与了培训,并且还会根据不同类型的人员设定有针对性的课程。”司欣然说。
此外,延庆民宿联盟还将8个本地知名民宿品牌集中落户到一个村落中,然后统一运营、统一管理。在民宿联盟的带领下,各民宿强强联手、精心谋划,集合行业共同力量,有效地带动了延庆旅游产业发展,逐步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
凸显生态冬奥的延庆赛区
驾车从京礼高速海陀站出口驶出,转过弯,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间高山滑雪赛道和雪车雪橇赛道蜿蜒在群山中。
延庆赛区主要承担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项目比赛,将建设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2个比赛场馆和延庆冬奥村、山地新闻中心2个非比赛场馆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
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延庆场馆建设处处长刘利锋说,由于高山滑雪、雪车雪橇项目专业性强、场地要求严苛,堪称北京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场馆建设充满挑战。
据介绍,高山滑雪项目被称作“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位于延庆赛区北区,最长赛道约3000米,垂直落差约900米。这里将进行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高山滑雪项目比赛。
雪车雪橇项目是冬奥会中速度最快的项目,专业性强,危险性高,又被誉为冰雪运动中的“F1方程式”。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位于延庆赛区南区,主赛道全长约1.9公里,该赛道为全世界第17条、亚洲第3条、中国首条雪车雪橇赛道。
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施工现场,记者了解到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是全球第一条位于南坡的赛道,结合赛道形状、自然地形和“人工地形”、遮阳屋顶等,研发出地形气候保护系统以有效保护赛道冰面免于受到各种气候因素影响,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
由于赛区内植物资源丰富,周边分布有国家级和市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延庆赛区场馆建设过程中,始终秉承“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核心设计理念。
“建设之初,我们开展了赛区的调查,编制了生态修复方案,制定了动植物保护措施。建设中,我们大量采取原生态修复措施,充分利用赛区自有资源,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扰动,使建筑、景观与自然融为一体,山林与场馆交相呼应。”刘利锋说。在施工中,延庆赛区坚持“避让”第一原则,对于无法避让的保护植物采取生态环境相似的近地保护或远距离迁地保护。占地面积约300亩的冬奥会迁地保护基地,汇集了从延庆赛区核心区迁移下山的30余种2万多株树木,成活率超过90%。
张家口赛区绿色打底
驱车一路向北,记者来到位于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作为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主要竞赛场馆,云顶滑雪公园在设计、建设和赛后利用过程中,始终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
云顶滑雪公园建有六条赛道,包括U型场地、坡面障碍技巧、平行大回转、障碍追逐、空中技巧和雪上技巧,目前上述赛道已完了主体工程。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研究云顶滑雪公园原有山形地貌的特点,在原有雪道的基础上改建了U型槽、坡面障碍技巧、平行大回转、障碍追逐等4条赛道,该设计方案大幅减少场馆建设的工程施工量。
“在云顶滑雪公园建设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土石方挖填平衡,赛道和场馆区域挖方约39万立方米、填方约35万立方米,多出的石方转而用于临建道路铺设、造雪设备井渗水及其它(护坡、挡墙、排水)的建设,最大限度减少运输距离,实现了土石方挖填平衡,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密苑(张家口)旅游胜地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束文介绍说。
不仅如此,根据密苑的整体布局,在山地新闻中心南侧地下新建一座10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将融雪水、自然降水进行高效回收存储,在雪季时可作为造雪用水,目前赛道和场馆区域的雨水渠设施正在施工,计划2020年10月底完工。
在云顶滑雪场和古杨树场馆群周边,一片造林面积1.39万亩的古杨树林成为冬奥赛场又一道靓丽风景线。据了解,按照适地适树、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原则,选择了云杉、樟子松、落叶松等20余种具有鲜明景观特色的树种。目前,工程累计完成各类苗木栽植数量137.65万株。
“这项工程也是冬奥会可持续性承诺任务,在赛区周边实施绿化造林,是冬奥会碳补偿的重要措施。完工后,在确保赛事核心区宜林荒山荒地全覆盖的同时,可进一步提升区域森林景观效果,工程区内将形成‘春花烂漫、夏日青葱、秋色斑斓、冬浸水墨’的四季景观效果。”崇礼区林业草原局总工程师杨建忠说。
北京日报记者 吴东 实习记者 卓然
北京日报记者 饶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