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9-01-12 | 人围观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不断推出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限制的法案,温室气体排放限额对本国工业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据《汽车新闻》欧洲版6月7日报道,德国提议严苛汽车碳排放,计划到2030年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应减少到2021年水平的一半。
2018年是中国新能源经济飞速发展的一年,也是新能源车型集中爆发的一年,经历了数十年的对汽车工业的摸索和探索,中国新能源站在了"换道超车"的现实抉择前。引发这一系列思考则是新能源车型到底是否环保。按照以往评判标准,一辆新车型是否环保依据尾气排放来做决定,尾气排放较少的新能源车型自然而然的被打上“环保”的标签,实际上用尾气排放衡量汽车清洁与否远远不够,中国应当建立汽车全生命的周期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新能源是否真的环保才有事实依据。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向着更高质量的转型升级,绿色可持续,节能减排成为《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核心支撑点,为此,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车型。在今年1-4月份,中国市场累计销售22.5万辆新能源汽车。据相关资料,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保有量占世界新能源汽车总量的50%,2017年中国新能源市场拥有接近80万台的产销能力,保有量更是达到180万台。
伴随庞大市场而来的,则是新能源产业集中度不高、行业准入资质审批不透明等诸多问题。在新能源汽车广阔的红海市场下,如何做到建立汽车全周期评价体系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