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投诉 | 联系我们 | 关注微信 要闻日报 - 要闻日报是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你的位置:头条资讯

航天科工重点商业航天工程稳步推进

来源:2019-11-20 | 人围观

我科学家突破再生T细胞技术难题

日前,Cell Research专业学术刊物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王金勇课题组及合作团队围绕T细胞再生长期技术攻关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2019-11-20 09:56

中国老科协纪念成立30周年 将开展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学风建设行动

包括成立老科学家报告团、举办老科学家圆桌会、研究筹办老年科技大学、助力农村中学科技馆建设和编撰老科学家回忆录等。

2019-11-19 20:11

纪念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举行 孙春兰万钢出席并讲话

中国老科协成立30年来,团结广大老科技工作者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2019-11-19 19:56

2019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 热点论文数排名世界第二

统计显示,中国卓越科技论文产出增加、热点及高被引论文均升至世界第二位。

2019-11-19 18:11

京东智能供应链“国家队”专家顾问委员会成立

11月19日,主题为“突破与裂变”的2019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JDDiscovery)在京开幕。

2019-11-19 18:10

一种新型人造半月板在以色列首次商用

现在许多人受到膝盖半月板伤痛折磨。他们正在申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等其他国家相关机构的批准,以让更多患者能用上这种新型人造半月板。

2019-11-19 13:09

三选一的难题 最新研究倾向宇宙是个“球”

具有巨大盘面的扁球体,就像个超级大号的铁饼——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银河系的肖像。“最常见的有3种可能,即平直的三维欧氏几何空间、弯曲的封闭三维球面和弯曲的三维双曲面。

2019-11-19 11:21

人工智能首次实现 多重量子关联的同时分类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成员李传锋、许金时等与国内同行合作,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研究量子力学基础问题,首次实验实现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多重非经典关联的同时分类。

2019-11-19 09:44

为中国水稻正名 我科学家证明高产水稻有助甲烷减排

通过稻作北移、高产品种和控水增氧耕作等创新,在实现水稻单产提高130%情况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下降约70%,其中甲烷减排尤为显著。

2019-11-19 10:01

宇航员太空行走修复阿尔法磁谱仪

意大利宇航员卢卡·帕米塔诺和美国宇航员安德鲁·摩根携带数十种工具,对国际空间站中的阿尔法磁谱仪做了一场“手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认为,这是自几十年前哈勃太空望远镜修复工作以来最困难的一次太空行走。

2019-11-19 09:46

电站“保健医”可提高生产效率20%

与以往传统的高成本、低效益、简单粗放的运维方式相比,远程智能诊断系统实现了电站的运维检修系统化、数字化、智能化。数据显示,这个“智能管家”最终可使电站达到“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0%以上”的效果。

2019-11-19 09:45

我国现代稻作50年:单产提高130%、温室气体排放下降70%

该成果不仅在国际上为我国水稻产业正名,而且为全球高产低碳稻作创新指明了方向,可为世界作物生产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借鉴。

2019-11-19 09:43

8位“80后”院士获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

第一届亚洲古生物学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18日在北京召开。开幕式上,张弥曼、汪品先、殷鸿福、周志炎、吴新智、郑守仪、陈旭、邱占祥等8位年逾八十周岁的古生物学院士被授予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

2019-11-19 09:42

56人荣获2019年度何梁何利奖

18日,何梁何利基金2019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记者获悉,“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授予35位在基础研究、生命科学、医学药学、重大技术创新、国防建设和国家战略安全等学科领域取得重大发明、发现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9-11-19 09:41

新数学模型可预测游客度假地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大学莫斯科钢铁冶金学院开发出一种数学模型,有助于预测社交媒体用户下的度假地。人们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照片、链接、评论和位置,研究人员对开放来源的推特数据进行了分析。

2019-11-19 09:28

零重力可能导致宇航员血液倒流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日报道,零重力环境可能会使人的血液倒流,这一血液循环的变化导致两名宇航员(男、女各一名)出现可能致命的小血栓。

2019-11-19 09:27

新型紧凑太赫兹激光器能在室温下工作

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款紧凑型、在室温下工作、能广泛调谐的太赫兹激光器,是迄今性能最优异的太赫兹激光器,有望在高带宽通信、超高分辨率成像、射电天文学等领域“大显身手”。

2019-11-19 09:26

新仪器有助揭开火山喷发之谜

俄罗斯国立核能研究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和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利用最新物理方法,基于对那不勒斯附近新山(Monte Nuovo)的研究,向揭开火山喷发真相更近了一步。

2019-11-19 09:25

首张土卫六整体地质图发布

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卡西尼”号探测器数据,科学家们“重构”了一个星体。在太阳系,除了地球外只有土卫六拥有所谓的“甲烷循环”——以甲烷为主的完整液体循环,其原理与地球上水循环相似。

2019-11-19 09:14

二十五年后北冰洋或现无冰期

数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借助一系列全球性气候模型来预测北极海冰的未来,这些模型会模拟气候系统如何对进入大气层的所有二氧化碳做出反应。北极海冰的命运牵动着气候科学家的心弦,因为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温度有重要影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