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投诉 | 联系我们 | 关注微信 要闻日报 - 要闻日报是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你的位置:头条资讯

商业大咖甘做IT“新农民”

来源:2020-04-14 | 人围观

商业大咖甘做IT“新农民”

黄经胜的办公室悬挂木匾,匾内稻穗盛放。事业做大后,他果断回归农业,专注运营“菜丁”平台,引入大数据、新零售、快速物流等手段协助农民增收快销、保障市民舌尖安全。这次转型,源自这位农家子弟关注“三农”的初心。

40多岁的黄经胜闯荡商海21年,创立过连锁百货,运营着批发商圈,目前在省内外加速布局菜丁品牌农产品交易平台;早在12年前,黄经胜便拥抱互联网,将企业转型为科技型实体。如今,黄经胜创立的广东嘉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嘉丰集团”)在全国9省28个城市运营100多个项目,总经营面积超200万平方米;进驻商户达30000多个,带动数十万人就业,年交易额超300亿元……在他看来,提前判断行业发展趋势,才能保障大家“都有饭吃”。

人物档案

企业家:黄经胜

身份:广东嘉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山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

感言:提前判断行业发展趋势,才能保障大家“都有饭吃”

小目标:“学透别人经验,创立自己特色”

说起创业初心,黄经胜伸出两根手指,说出两句朴实的话:“想改变家庭的贫困局面,还想让家乡的黄土路变成水泥路。”

这位客家人来自广东龙川的山区,是家里第一位大学生,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从广州的高校毕业。“从来没想过打工。”黄经胜告诉记者,“在广州做了一年小生意,拿着几万元积蓄,姐姐在中山工作,我就来中山闯荡了。”

回顾21年的创业经历,黄经胜用“学透别人经验,创立自己特色”予以总结。当年,制造业在中山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数千人、过万人的大型工厂不断出现。同时,产业工人的生活配套商机开始勃兴。

“广州有大型超市,中山城区也出现超市,我琢磨过它们的运营方法。在人口密集的乡镇做超市,别人不去做,其实值得一搏。”黄经胜回忆说。

当年,东升镇中心只有一条街,各类零售实体规模很小。然而,诸如隆成公司等大型工厂提供了数万个就业岗位,工人们在同乐村一带定居,有着庞大的衣食住行需求。1997年7月1日,黄经胜租了300多平方米铺位,开设了当时在镇区并不多见的百货超市。

“超市售卖食品、日用品、衣服、小家电等跟衣食住行相关的商品,品种相比小店更齐全,价格因为‘走量’做得更实惠,生意一下子火起来。”黄经胜回忆说。

他认为,当年,商品信息在镇区处于“严重不对称”和“卖方市场”状态,有利于百货超市这种新业态迅速切入当地。“如果模仿同行,去城区旺地做超市,竞争激烈,未必能成功。”

小经验:“提前判断行业趋势,不赚快钱持续转型”

随后数年,黄经胜运营的百货超市迅速扩充至10多家,遍及横栏、沙溪、坦洲等多个镇区。进入21世纪,他又将百货超市逐步转型为商业综合体,配套了品牌商务酒店等设施。

“我的特长是做商业。这一行随着市场大势不断变化,反应不能迟钝。”在黄经胜眼里,提前判断行业发展趋势是“掌舵者”的工作重点,进而让企业持续转型。此外,赚快钱不具备可持续性,甚至会连累主业。

他解释说:“见过很多同行将‘第一桶金’投资到陌生、自己不擅长的副业。短期内赚到快钱,最终却遇到大麻烦。专注主业,无论大环境怎样变化,始终是细水长流‘有得做’。”

2007年,黄经胜切入“时间长、见效慢”的批发市场项目。数年后,105国道西侧的沙溪镇龙瑞商圈趋于成熟,进驻商户4000多家,为当地服装产业提供了辐射全国乃至海外的展示和营销平台。

这次转型,黄经胜主动与互联网“握手”,方法依旧是“做实不做虚”。

他告诉记者:“以往,沙溪服装企业普遍采用前店后厂的街铺运营模式,逐步遇到生产反应变慢、营销困难等问题。一个产业要持续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态是必需品。大型批发市场上了规模、上了档次,就能吸引成品、原材料、辅料等商家集聚,进而让当地产业的生产反应速度从过去的几天变成如今的几个小时。另外,互联网提供了各种电子商务手段,进一步加速了生产、销售、服务、沟通的速度。”

黄经胜进一步分析说,大型批发商圈需要提前配备互联网产业园区,让专业的互联网企业集聚,为当地制造业提供柔性设计、柔性生产、营销加速等生产性服务。他举例说:“决定在龙瑞做批发市场的第一天起,我就规划了整个‘触网’流程。以前,我们做网站;现在,又做了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和数据库,让商户加快对接原材料卖家和服装买家。当年,引导大家去做阿里巴巴批发;现在,提供平台让商户做微商、做网红直播带货。”

大目标:创立菜丁品牌,打造全国农产品流通网络

黄经胜在自己擅长的商业流通领域做过零售,也做过批发。这两个独立渠道如何实现安全、高效的贯通,早在2010年前后他就开始琢磨,最终敲定在农业的商业流通环节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大目标”。

他说:“我来自偏远山区,对农村、农业、农民的状况有着深刻了解。商业是可以帮助农业的,借助互联网和大型实体平台打通了安全、信息、货源、批发、物流、零售、标准化等环节,农民就不用发愁今年该种啥、能否卖出去、会不会亏钱等问题,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的农业就能增产增收;农业实现了标准化和安全化,又能让零售终端的老百姓吃上放心菜。”

为此,黄经胜成立了嘉丰集团,集聚力量做强龙瑞商圈等商业实体,进而创立“菜丁科技”农产品交易平台。2014年,首家“菜丁”品牌智能农贸市场在东区凯茵片区开业。自此数年,黄经胜不断在智能菜市场、农产品物流园、农产品线上平台、社区生鲜店、生鲜物流供应链等“线上+线下”商业实体领域开疆拓土。

随后几年,“菜丁”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电商百强等资质。截至2019年底,其智能农贸市场在广东开设了50多家,全国累计逾100家。另一边,“菜丁”项目又在粤东河源,粤西茂名,粤北韶关,大湾区广州、深圳、肇庆等地兴建布局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自此,“菜丁”构思的农产品“批发+零售”贯通体系,在我省初步实现。

这个体系,让集散中心建在农产品生产地,采用标准化合作模式激励农户生产安全的农副产品。至于大数据平台,为零售商户提供下单接口,让政府部门掌握食品安全数据。最终,整个物流体系为批发、零售提供快捷直供的渠道,优化了成本和中间环节。

“做农业的商业流通平台,是一种社会责任。”黄经胜坦言,“搭平台、构网络、建体系的投入很大,如果最终做到‘服务三农、保障民生、平抑物价、维护食安’,则是企业对社会履行的使命。先做好广东,同时辐射全国,城市和农村就能架设起全产业链、安全高效的农产品交易平台。”

对话

做强企业是对“重振虎威”的有力回应

建言:优化大环境,激励企业留在中山做强总部

记者:中山发出“重振虎威”动员令,作为企业家,您有何回应?

黄经胜:中山发展至今,多个产业积累了良好的“底子”,许多企业完成了“做大”阶段。进入“重振虎威”阶段后,企业要朝着“做强”的目标迈进。

对此,整个经济大环境需要持续优化。例如,激励本地企业留在中山向“总部经济”迈进。总部留在中山,在税收、利润、就业、民生等方面还是这座城市得益最大,“虎威”就有了。让企业家有信心,让企业愿意留在中山,则需要系统性的扶持和支持。

记者:您提到“优化大环境”,有什么好建议?

黄经胜:企业从“做大”到“做强”,发展总部经济,大项目必须要能落地、快落地。对企业而言,时间就是生命。对项目而言,落不了地,或者拖很久才落地,就打乱了企业提早或按时切入有前景领域的规划。

企业和项目的步子比别人慢,就把未来拖没了。

我建议,鼓励企业做强,关键是实现项目加速落地。例如,在“放管服”改革、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推出更多创新举措。例如,项目审批方面除了“逐项加速”,更要给企业“容缺、容补”的机制,在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协助企业“赶紧上车,按时补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只要企业承诺补足材料,后续的流程肯定能做到按时和可控。

实施“宽进”和“严管”,大项目才能加速落地。留住企业和项目,就是留住中山的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