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0-06-10 | 人围观
从首都北京到西藏昌都市边坝县,跨越3000多公里的距离,边坝县委副书记马先元开启了为期3年的援藏旅程。3年又3年,被问起继续援藏的原因,马先元的回答是:“我要把边坝县的脱贫工作收好尾,这样我才能安心。”
6年,人生中非常宝贵的时光,马先元决定跟边坝人民站在一起!
2016年5月,作为中国电信的一名干部,42岁的马先元接受组织部门安排的援藏任务,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满怀信心、肩负使命,奔赴西藏昌都。
然而,初来乍到,边坝县便给了马先元一个下马威——从平均海拔40多米的北京市来到平均海拔3500米的边坝县,3000多米的海拔差让马先元几乎每晚失眠。
“刚来边坝的时候,每个晚上我都是在床上先睡一会儿,再到客厅的沙发上睡一会儿,就这样要反反复复折腾10多次才能安睡。”马先元说,那段时间,头发大把大把地掉、血压骤然升高、心跳加快,走路时感觉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
在精神与肉体受折磨的同时,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着他。对于边坝县来说,2016年是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一年,在8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万余名老百姓要和全国人民一道奔向小康社会,马先元深感责任重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与调整后,马先元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边坝县的各项脱贫攻坚工作中。他积极下乡调研,深入基层一线,切实了解百姓所需所想所求。
第一次下乡的经历让马先元刻骨铭心。
边坝县群山环绕,在距离县城只有20分钟车程的嘎拉山,海拔近5000米,下山有21个急拐,下山难度极大,高原反应加上晕车,马先元在山顶胆汁都快吐出来了,可这并没有吓退他。马先元强忍不适,慢慢适应,最终跑遍了边坝县11个乡镇60多个行政村,并确定了拉孜乡绕村、如村,尼木乡尼木村、许巴村四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以及拉孜乡卫生院、金岭乡卫生院等一批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又从昌都市协调计划外资金2000万元,用于建设全县4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围墙、大门、广场等配套设施。
为了把边坝县打造成信息化示范县,马先元积极邀请国家信息中心工作人员赴昌都开展“智慧城市”讲座,并积极协调集团下属甘肃万维公司投入250万余元资金为边坝县建立了集指挥、工作、调度、监督于一体的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这一平台获得了“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荣誉称号。此外,他还协调捐赠资金204万元,分两批为边坝县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解决对讲机600部;协调计划外资金100万元,为边坝县捐赠和部署“网络舆情监测系统”。2019年,马先元又筹集20万元,在尼木乡尼木村和拉孜乡绕村所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施“家家通宽带工程”,为200多户居民免费安装了宽带。
为推广昌都本地文化,马先元积极协调组织县民间艺术团到北京接受集中培训,并整合社会资源筹集资金30万元给边坝县民间艺术团购买演出服装、鞋子、道具等。
为开展智力援藏,马先元还积极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到边坝开展师训,培训教师120多人次,并组织100多名干部到北京接受培训。
……
马先元始终以“当好边坝人、做好边坝事”要求自己,争当脱贫攻坚“排头兵”和群众的“贴心人”。
“马先元书记是边坝县妇女同志的挚友!”昌都市妇联主席王英红说。
2018年12月,马先元整合社会资源为边坝县妇联捐赠20万元的劳保用品;援藏近4年来,针对单亲家庭,协助发放定向性补助132.17万元;组织卫生部门为95名单亲母亲进行“两癌”免费筛查,并将所有的单亲母亲纳入生态补偿岗位……援藏期间,马先元把所有对自己家人的亏欠转化成为边坝县百姓辛劳付出的伟大力量。
援藏近4年来,每年中秋节,马先元都会去边坝县敬老院跟孤寡老人一起过。4年来,他给孤寡老人送去的慰问品、慰问金已达20万元,敬老院的老人们早已把他当成自己的家人,每年中秋节都盼望着马先元的到来。
有一年中秋节,马先元因参加会议直到下午两点才出发前往敬老院。虽然午饭时间过了,但老人们却坚持在大院里等马先元到来,一起吃这顿团圆饭。
马先元为边坝县所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2019年7月,马先元的第一个援藏任期结束,同时进藏的第八批援藏干部大都回到了内地,与家人团聚,而马先元却毅然决然地又留了下来。
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为了更加幸福的未来,3年又3年,马先元选择继续留藏,他要跟边坝县人民奋战在一起……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