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9-04-13 | 人围观
山东德州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杂技之乡”的美称。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坚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自2017年6月,为保护传承弘扬“德州杂技”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州以德百旅游小镇为载体平台,以大力发展杂技演艺为抓手,推动德州市杂技团(国有文艺院团)成功进驻德百旅游小镇,在景区设置1800座演出大篷,创建“德州杂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点,深入开展团企深度合作,积极拓展“旅游+演艺”模式。德州以旅游搭台让文化添彩,将杂技演艺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既充实旅游的文化内涵,凸显德百旅游小镇的文化性和体验性,又实现杂技文化的展示和传播,推动体制改革后的德州市杂技团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加强旅游项目建设,打造文旅融合发展优质平台
德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全域旅游为主线,以实施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先后制定出台《德州市旅游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德州市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景区提档升级,旅游业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精品旅游项目建设受到山东省通报表扬。目前,德州市建成和在建旅游项目117个,计划总投资217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87亿元。其中,精品旅游项目33个,计划总投资1361.16亿元,精品乡村旅游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40亿元。德州市6个项目纳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7个旅游项目列入山东省百强旅游项目名单。
德百旅游小镇项目以国家4A级景区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为辐射圈,同时紧邻德百温泉度假村,推动形成旅游项目集群。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是两千多年前的老黄河遗迹,森林覆盖率达61.8%,其中以古桑椹树资源最为独特,被命名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椹果之乡”,“夏津椹果”被命名为国家地理标志性商标。德百旅游小镇总投资32亿元,规划面积73公顷,以齐鲁民俗休闲体验为契入点,将传统民俗、历史人文以及生态资源有机融合,集中展示齐鲁会盟的历史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桑文化,打造京津冀鲁周边最具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结合当地桑椹树资源及地形地貌,兼具吃、住、娱、赏、购等多功能,建有齐鲁印象体验地、主题文化园、亲子园、文体康乐园等七大板块,集乡村旅游、民俗文化、商旅服务、产业加工于一体,窄巷子美食街、桑椹文化街、民俗体验街、异域民宿区,以及300年古建筑将军府、卯榫木制多宝楼、杂技大世界等特色明显。项目建成后,已累计吸引全国各地游客近50万人,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发展旅游+演艺模式,实现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优质平台,奠定了良好基础。
拓展“旅游+演艺”模式,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德州杂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质朴粗犷、柔中有刚著称,突出“惊、险、奇、美、新”的鲜明特色,并于2008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德州市杂技团创团60周年,始终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的艺术道路,近年来相继推出大型杂技主题晚会《千里云月》、原创田园诗剧《家乡》以及纪念菲律宾古苏鲁国王华访问600周年主题杂技情景剧《运河流芳》等优秀剧目,培养了诸多优秀杂技人才,荣获国际、国家、省、市各类杂技大小奖项70余个。先后受文化部的派遣以及外商的邀请,多次到美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演出,为弘扬中国传统的杂技艺术,促进德州对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保护传承弘扬“德州杂技”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旅游产业和杂技演艺强强联合,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协调市杂技团进驻德百旅游小镇,创建“德州杂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表演景点。通过实施理念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等措施,德州市深化拓展“旅游+演艺”模式,实现文化旅游深度对接、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