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8-07-20 | 人围观
当今社会,把某一领域的企业做大、做强,甚至富可敌国,并不少见,人们称之为“企业家”;能称之为“商业思想家”者,提出一套企业理念、建构一套商业模式,尤其是可影响商企发展历史的企业家,则鲜之又鲜。因为,后者已经上升、扩展到“企业哲学、商业哲学”层面,其深刻性、普适性、通用性非一般企业家所能企及。“思想家” 的称誉放在从事商业的企业家头上,显然与书斋式的学者型思想家(如经济学家)不同。学院派的专家思想要影响到社会,为之接受并实施,需要通过政治、经济等政策的采纳、贯彻作为“中介”。而“商业思想家”直接就是行动者的思想,通过引领社会的经济交往推动社会前行。它可能没有大部头的、放在图书馆书架上的洋洋 “著述”,有时可能就是一个点子、一个口号,但却非常迅速地波及到现代整个工商业社会。它为理论派提供了实证的样本,迫使后者为之明确、论证乃至于系统化,反过来又推动商业思想家的坚毅前行。
切勿轻视这“一个点子、一个口号”,其实恰恰乃企业家、商业活动家长期复杂“实验”活动的结晶、盘旋其头脑系统思想的“冰山一角”。这说明,提出真正商业思想的前提是产生于行动中的智慧、人类丰富知识的滋养和储备。知识不一定能产生有价值的思想,行动不一定能获取智慧的证悟。这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信息的交流和碰撞成为提升思想、开启智慧的方式。自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之后,以炮舰殖民、竞争垄断、热战冷战、核心边缘等为主要交流途径、规则的西方理念,日益显示出自私蛮横的一面,暴露其窘迫的局限性。一些有识之士正在呼唤“第二次文艺复兴”,希冀依靠新的思想进行启蒙。中华民族复兴,本质上乃“文明”的复兴,即探索并提供给这个世界一套新的文明新模式(其中包括新的生产生活模式、交往模式),从而打破资源能源生态的无节制耗损、超拔无限满足物欲的精神沉沦,使被近代“大写”的“人”重新得到提升。一句话,单纯束缚在经济或商业领域,往往“见物不见人”,“见利不见人”,我们的视域应当扩展到人类文明的进步、人自身的发展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本意包含已不再滞留于低层满足生理和一般物质的需求上,将内蕴更多无形的精神层面的属性,使得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成为可能,从而为马克思设想的实现“人的科学”奠定坚实基础。
造就“商业思想家”,关键在乎有否“思想”,甚或自成一家。实践证明,那些上百年而不倒的商企,皆有一套变而不易、历久弥新的经营哲学。近代与国际接轨后,人们似乎倾向于把现代企业的文化基础仅仅看作是源于西方的创制,忘记了自身生长的文化土壤。即使在强调“本土化”的时期,分类的知识灌输亦大部分整体搬用异质文化框架体系,造成许多“水土不服”的现象。可喜的是,近年来,我们从理论到实践都作出了自己独特的探索。可以说,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总结了这些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作出进一步的指示,号召“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涵养企业精神,培育现代企业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鼓励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让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城乡基层”,“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要积极参与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生产丰富多样、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质文化产品,扩大中高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对企业的文化融入、文化培育、文化使命乃至于文化贸易、文化产品等作出方向性的引领。
早在中国先秦时期,商业就已经开始。武王灭商后,商朝一些失去土地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到各地做买卖,日子一长,就形成一个固定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后演成从事商品买卖的职业专称。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商人有隐居宋国的范蠡、郑国的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贡;战国时期著名商人有魏国的白圭、吕不韦。《易传》中讲“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财,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理财正辞”,“备物致用”皆属“崇德而广业”之道。从《管子》等众多经典到历史典籍中“货殖列传”,不但记载了先民的商业实践,也包含了很多商企智慧。包含在我历史文化中的“经济”本意为“经世济民”,属于大经济学、人文经济学(我们现在称之为“政治经济学”)。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确有经世致用的“实学”,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于今之治国理政,造福于民。
当今全面开放程度前所未有。伴随着中国产品、中国制造走出去,我们的商企到国外“开疆拓土”,不了解他国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根本不行。这提示我们,文化保守主义的“国粹观”要不得。正确的做法是,除了商企直接的知识储备外,还应有各国相应的人文背景作支撑。因为,涉及到价值观层面,往往在民众的头脑根深蒂固,我们会感到,市场不是那么好开拓,谈判不是那么好进行。这一切要求我们运用包容的思想、理念,特别是了解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习俗制度,构建全球的视野。这样看来,单纯学“国学”就不够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商业思想家”前面加上“全球”的缘故。从引入“西学”开始,我们就在学习西方的文化;现在看来,学得还不够,还处在文化交流的“格义”阶段,还要认真学习和借鉴,不是生吞活剥、囫囵吞枣,而是和我们的“压箱底”的东西融合得很好——融合了,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创造,才能谈得上“文化自信”。把古人的直接拿过来,把外人的直接搬过来,都不是什么“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企业不会走得很远,没有思想的企业不会做得很大。我们今天的企业家承担着一定的“文化使命”——经济的文化化、文化的经济化,本来就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大势。
(责编:冯人綦、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