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投诉 | 联系我们 | 关注微信 要闻日报 - 要闻日报是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你的位置:头条资讯

学者访谈:美国的焦虑和中国的底气

来源:2019-02-07 | 人围观

  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 肖欣)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专家学者指出,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以及美国政要“逆全球化”言行的根源是美国一些人士自身的焦虑,面对美方的施压,中国有底气泰然处之。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研究员伏霖援引CCWE最新报告的研判指出,由于在过去二十年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经济出现严重分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形成“社会撕裂”。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枏也指出,美国价值观呈现出日渐分化的态势。“美国的外交传统始终摇摆于‘孤立主义’与‘国际主义’之间”。李枏表示,美国一方面要维持“美国优先”地位和内在凝聚力;另一方面欲“承担照亮世界的使命”,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制度“推广”到全世界。

  李枏进而指出,全球化过程中越来越多新兴国家崛起,对美国部分人士的价值观造成冲击。在一些美国人看来,全球化带来的是移民和难民的涌入、恐怖主义所引发的安全困扰等。经济受挫、安全恐慌与文化不满的汇集合流,扩大了美国反全球化群体的规模,“究其原因,是美国对于自身国家力量的认知陷入盲区,显示出不同以往的不自信”。

  不自信的美国将自身焦虑向外投射给“假想敌”。专家指出,从近期中美贸易摩擦中可清晰看到美方“零和博弈”思维,将任何其视为“挑战者”的国家作为威胁。

  “美国无法正视中国崛起为世界带来的积极意义和巨大贡献,固执地将中国视为挑战其霸权的国家”,李枏说,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令美国感到焦虑,从而令其寻求限制、拖延、甚至消除崛起国家的力量,以捍卫“国家利益”的名义提出反全球化的口号。伏霖也表示,用孤立主义、保守主义的言论拉选票、讨好选民成为部分美国精英的选择。

  面对来自外界的挑战、疑虑和担忧,受访专家认为,中国有底气泰然处之。

  在伏霖看来,中国经济未来长期增长的“底气”来自六个方面:

  第一,大国优势。和曾与美国有过经贸争端的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体量、市场体量、市场广度、市场深度不可同日而语,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汇率政策、货币和财政政策,市场经济充满活力并已成为资源配置主要手段;第二,顺应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与改革。美国的逆流而动不能改变多数国家参与的主流,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将助推其达到更高水平;第三,经济后发优势强劲。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中国经济在增速平稳的过程中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调整;第四,“世界工厂”的基础制造业规模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第五,人力资本优势。虽然面临人口老龄化压力,但受教育程度提高、健康状况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提高;第六,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有为政府和高效市场有机结合,使政府在尊重和保护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中“不越位”,适度调节市场运行“不缺位”。

  中国的“底气”还来自不断扩大的朋友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晓泉指出,中国互利共赢的主张符合时代潮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朋友圈不断扩大,那些打压和诋毁中国的言行将越来越没有市场。

  中国的“底气”更来自于政府和民间的心态。李枏指出,当今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中国一直强调超越冷战思维,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构建共同安全,相信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可以和谐共存。“中国不会把谁作为敌手,在对外交往中更重视开放性和包容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希望将改革开放红利更多惠及沿线国家”,李枏认为,“这种发展思维使得中国外交空间不断扩大,面对形形色色的威胁论,中国可以泰然处之,并保持自身优势”。(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