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投诉 | 联系我们 | 关注微信 要闻日报 - 要闻日报是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你的位置:头条资讯

一段值得记忆的历史 访《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副主编詹向阳

来源:2020-05-15 | 人围观

历时8年的股份制改革,使中国国有大型银行由所谓“技术上已经破产”的银行,转变为跻身全球银行业前列的优秀银行。这凤凰涅槃般的华丽转身和成功转型,在新中国金融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经济发展史和国际银行业发展史上也史无前例。为了记录这段历史,也作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献礼,在工农中建交五大行领导共同倡议和支持下,组成了由工商银行原金融研究总监詹向阳为组长的《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五行联合写作组。该书写作历时两年零五个月,详细记述了五大银行股改历程。日前,《金融时报》记者采访詹向阳,听她讲述《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的成书历程和历史意义。

写作背景与历史价值

《金融时报》记者:为什么要编写《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

詹向阳:发生在2002年至2010年的这场历时8年的股份制改革,使国有银行彻底解决了多年沉积的不良资产问题和亏损问题,完成了向市场化经营机制的转变。从而使中国国有大型银行由所谓“技术上已经破产”的银行,成功地转变为跻身全球银行业前列的优秀银行。这凤凰涅槃般的华丽转身和成功转型,不仅在新中国金融史上绝无仅有,即使在世界经济发展史和国际银行业发展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创造性改革,值得大书而特书。

正因为此,2016年末,在时任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议下,由时任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牵头,与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的领导共同酝酿并达成共识:为还原和记录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这段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过程,抢救珍贵的文字与口头资料,全面而公正地评述这场改革的深远意义和成功经验,以及决策者与实施者在改革中所表现出来的高超智慧和巨大勇气,很有必要编写和出版一部中国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史。这对中国银行业、对中国改革乃至国际银行业的发展,都意义非凡。于是,在五大行领导全力支持下,我们成立了五行联合写作组,开始了历时两年的《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的编写工作。

《金融时报》记者:这部《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詹向阳:这部股改史详细记述了历时8年之久的五大银行的股改历程,以第一手的资料和真实数据,揭示了五大银行股改方案的顶层设计和方案推出的台前幕后,其中的许多数据和史料都是第一次公开,因而弥足珍贵。具体而言:

首先,它告诉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对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它揭示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股改前不良资产和财务亏损的真实数据与实际状况,深刻解析了国有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和财务亏损背后的制度性原因、历史性原因和自身管理原因,分析了中国入世带给国有银行激烈而残酷的国际性竞争前景,进而揭示了五大国有银行必须经历股份制改革这样一场“背水之战”,才可能有脱胎换骨的改造和凤凰涅槃的重生。其次,在还原五大行股改过程的同时,还正面回应了社会上对于国有银行股改的种种疑问和争议,包括:国有银行为什么要进行股份制改造?国家为什么要给银行注资?引进战略投资者有什么必要?国有银行是否贱卖了?股改能否彻底解决国有银行的机制问题?

股改的主要内容

《金融时报》记者:国有银行的股改都改了什么?又获得了哪些巨大成功?在《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中是如何体现的?

詹向阳:第一,股改使五大银行资产质量状况根本改观,风险管理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从股改以来的情况看,五大行不良贷款率从最高峰的30%以上和股改前的超过18%下降至2017年的1.56%,拨备覆盖率从不到20%提升至171.5%。

第二,股份制改革使大型银行真正实现了两权分离和经营目标以盈利为主的单一性,并且实现了资本来源多元化,实现了约束方式由行政指令向市场规则的转变,由外部刚性向内部刚性转化。2005年至2017年间,五大行资本净额从1万亿元增长至8.66万亿元,增长7倍;同期风险加权资产规模仅增长5.1倍,资本充足率则从11.2%提升至14.6%。资本约束让五大银行走上了一条高效集约、收益风险平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三,股改上市让五大银行成为公开上市公司,国有股成为全流通股,多来源的国内外投资改变了原来单一所有制的银行产权制度,还原和巩固了银行的企业本质。2005-2017年,五大银行在利润为核心的激励体系下,焕发出强大生机,年创利规模从1226亿元增长至9800亿元,增长7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7%,创造了盈利增长的“黄金十年”,也在国际银行发展史上书写下一段“东方奇迹”。

第四,股改使银行将经营重心从总量扩张转移到结构优化上来。包括:积极调整资产结构;积极调整业务结构;积极调整收益结构;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实现与国际接轨;积极推动信息化银行建设,实现技术与金融的创新融合。

第五,股改使国有大型银行各项核心指标多年居于国际可比银行前列或超越国际先进同业机构,成为国有银行股改成效的另一维度的有力证明。首先是盈利能力全球领先。2005-2016年间,五大银行合计税前利润规模从235亿美元增加到1717亿美元,增长了6.3倍,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9.8%。其二是资本实力跃居前茅。经过股改以来10余年的持续稳健发展,五大行一级资本总量从2005年的1175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9853亿美元,增长7.4倍,其中,工、农、中、建4行资本规模跃居世界前10强,工商银行更是连续多年独占鳌头。其三是品牌竞争力显著提升。根据BrandFinance发布的品牌价值榜单,2005年中国商业银行均未上榜。而在2007-2017年间,五大银行品牌价值增长5.3倍。其四是市值规模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2017年,工农中建四行市值全部位列全球银行业上市公司市值前十,交通银行则排名第27位。工、中、建、交四行市值总体较2006年增长28.9%。

股改成功的核心因素

《金融时报》记者:根据《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记述,国有银行股改为什么可以取得巨大成功?

詹向阳:五大行股改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归功于以下几点:

第一,归功于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英明决策与鼎力推进。在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并确定股份制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后,党中央高瞻远瞩,于2002年做出了“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重大决策。随后,国务院于2003年选择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试点,拉开了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大幕;并于2005年不失时机地推进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并于2008年顶住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果断推出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由此,中国五大国有银行全部成功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和公开上市,实现了由国有独资银行向国际公众公司的嬗变。可以说,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国务院的鼎力推进,是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成功实施的根本原因。

第二,归功于改革抓住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间窗口。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之所以获得成功,归根结底源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抓住并充分利用中国入世后这个黄金窗口期,为国有银行股改上市和治理结构的市场化再造营造了宽松而有利的宏观环境,这是国有银行股改上市得以顺利完成的基础。

第三,归功于改革方案设计者和改革实践者的勇于创新。采用外汇注资的方法,是国有银行获得改革资源,从而顺利完成财务重组和资产负债表再造的关键。中国人民银行以极大的勇气和高超的智慧创新提出了以国家外汇储备注资为改革资源,通过央行资产负债表实现国有银行财务重组的方案。既解决了国有银行财务重组的资金来源,减轻了中央财政的压力,也保持了外汇储备总量的稳定不减,平稳实现了国有银行的财务重组。这是全球范围内利用央行资产负债表救助大型国有银行的首个成功案例。

中央的决策和改革方案确定之后,能否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和实现就成为改革的关键。股改是没有退路的“背水一战”,是“一场输不起的改革”。五大行当时的领导者们在很短的时间内熟悉、掌握了国际规则和惯例,成功地完成了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公司治理架构和公开上市的股改三部曲,并在股改后持续提高资产质量和效益水平。

第四,归功于改革抓住了重建市场化经营机制这个核心目标。在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中,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都是极为重要的关键点。但是,这些关键点只是改革的手段和路径,改革的真正目的是实现国有银行的市场化机制再造和市场化经营。正是由于国有银行股改始终围绕重建市场化经营机制这个核心,在完成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公开上市的同时,五大银行将精力集中于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内控机制的完善,在建立风险识别、处置以及责任认定与追究的机制上下大气力,形成了一整套纵向到机构的每一层级和每一名员工,横向到经营的每一环节和每一部门的风险内控制度,使得股改后的15年间,虽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考验,五大银行始终保持不良率低于2%的优良资产质量和持续的盈利,成为位列国际排名前20位的一流银行,也化解了国内外普遍存在的对国有银行股改后能否持续保持优良资产质量和业绩的质疑和担忧。

第五,归功于40年来连续不断的改革努力。40年来国有银行经历了企业化改革、商业化改革,最终通过股份制改革实现了市场化经营,这是一个内在连贯的逻辑过程。2003年-2010年的股份制改革最终把国有银行推入了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轨道。如果没有股改前30多年的连续改革,就不可能有2002年以后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成功。

实录历史进程

《金融时报》记者:《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是怎样炼成的?

詹向阳:《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献礼之作,是五大行合作的结晶。在五大行领导的共同倡议和支持下,组成了由我为组长的《股改史》五行联合写作组。从2016年底开始到2019年5月正式出版,历时两年零五个月,历经多次修改,10易其稿。期间召开过7场座谈会,逐一征求了本书37位顾问的修改意见,并征求了业界和学界五十多位专家的修改意见,终于在2018年11月底成稿。本书共分上下两卷。上卷是国有银行股改的“正史”,分为十个部分。除了作为开始和结束的“引言”“结语”部分以外,共有八章。在前三章,我们把股改前30年国有银行的改革作为一个连贯的过程,与国有银行股改联系起来。第四至第六章为本书的核心章节,记述了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全过程。第七章是对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后公司治理建设、风险管理机制与内控机制建设及其成效的总结。第八章分七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国有银行股改的主要成效,对国有银行股改的成本付出和回收效益做了量化分析,用真实数据论证了国有银行股改后创造的收益已经完全覆盖了国家为之付出的成本,真正实现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本书下卷由近30位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设计者、组织实践者和亲历者的访谈录音整理而成,并经过受访者的亲自修改和确认,真实再现了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全过程和重要的史实与细节。

本书力图体现周小川关于兼顾历史性、理论性和可读性的要求,力图在奉献给读者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台前幕后的真实历史过程和细节的同时,回答了股改过程中的一些疑问和争议,并力图用较为灵活的方式和细腻的手法提高本书的可读性。当然,这些还需要在向社会推出后接受市场和读者的检验,我们诚恳希望广大读者能够接受和喜欢这本书。

Top